現在很多小寶寶,被父母長輩寵愛着,就怕孩子營養不夠,結果養出好多小胖子。家長們普遍認爲, 小時候胖一點,說明營養吸收的好,以後纔有本錢長更高,到了年齡段自然會變瘦。

但是,胖乎乎的小胖子們真能如家長所想的那樣嗎?

今天, 父母堂爲大家分享兒童肥胖對身高的影響。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首先請對照WHO生長曲線表來確定是否肥胖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年人做出的超重和肥胖定義如下:

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25時爲超重(overweight);

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30時爲肥胖(obesity)。

各位寶爸寶媽可以先測算一下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看看是否達標哦!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計算公式爲:BMI=體重(kg)/身高(m)²

對未成年人而言,在對超重和肥胖做出定義時需考慮年齡因素。

0-2歲

0-2歲嬰幼兒可參考WHO給出的“身高體重對照表”:

體重對應身高位於曲線圖中2~3之間,爲超重;

體重對應身高位於曲線圖中3以上,爲肥胖。

0-2歲生長曲線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2-20歲

2-20歲兒童與青少年,可參考疾控中心(CDC)給出的BMI生長曲線:

BMI位於曲線圖中5以下,爲體重偏輕;BMI位於曲線圖中5-85之間,爲正常、健康體重。

BMI位於曲線圖中85-95之間,爲超重;BMI位於曲線圖中95以上,爲肥胖。

2-20歲生長曲線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2童年&青少年避免成年肥胖的關鍵期

從1975年到2016年,全球肥胖流行率增長了近3倍!隨着這一數據的逐年增加,人們對肥胖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

而近年來,與成人期肥胖相關的多項研究都不約而同地拋出了一致的結論:成年後肥胖的人,常常在兒童期就有超重或肥胖的情況!

美國兒科學會

今年1月,發表於美國兒科學會出版的《PEDIATRICS》期刊上的研究明確顯示:兒童早期和青少年時期是避免成人期肥胖症的兩大“關鍵窗口”。

這是一項針對2700名芬蘭人、長達31年的跟蹤研究,統計數據分析發現:

成人期肥胖的人與不肥胖的人相比,他們6歲之前的BMI值就已經偏高,每年的BMI值波動也相對較大。

美國心臟協會

無獨有偶,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Circulation》期刊上的研究也發現:成人期肥胖者在兒童期的BMI值即高於同齡人。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3小胖孩要逆襲家長必須給力

要想爲孩子控制體重,家長要從飲食、屏幕時間、體育活動與睡眠這4個方面入手。

飲 食

三餐

千萬別用“不喫飯”、“少喫一餐”的方式爲孩子控制體重,早餐尤其不能忽視,因爲不喫早餐反而會引起肥胖。如果早上趕時間,很難喫飽、喫好,那就準備一些便攜餐食,如混合堅果和果乾的穀物麥片、麪包、蛋餅、包子、三明治等。

飲料

水是最適合孩子的飲料。軟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運動飲料、果汁等)不僅會引起齲齒、肥胖,還會影響主要營養素(蛋白質、鈣)的攝入。

美國兒科學會也明確建議:

1歲以下嬰兒,不建議喝果汁,除非有臨牀醫療需要;

1~3歲幼童,每日果汁攝入應少於115毫升;

4~6歲兒童,每日果汁攝入應限制在115-170毫升;

7~18歲孩子,建議每日限定量爲220毫升。

小食

建議把水果、堅果、蔬菜以及其他低卡路里的小喫零食放置在任何時候都能觸手可及的地方。比如,冰箱前端較低的擱板上,廚房檯面或餐廳桌上的大碗裏。別忘了把餅乾罐收起來,用色彩鮮豔的水果盤取而代之。

切忌用糖果、巧克力、冰淇淋、薯片來獎勵孩子好的行爲,或以“不給孩子喫他喜歡的某種食物”懲罰他的不良行爲。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食量

對於進食過多(尤其是喜食高卡路里食物)的孩子,可減小勺子、碗和盤子的尺寸。外出就餐時也要注意食物的量是否過多,必要時採取“堂食+外帶”的方式控制食量。

進餐時長

從食物進入口腔到大腦發出“已經喫飽”的信號大概需要15-20分鐘,所以喫得太快也容易導致肥胖、引起消化不良和食物營養吸收不佳。家長要慢慢地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放慢速度、細嚼慢嚥。

進餐環境

和家人一起就餐正是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同時家長也可以抓住這個時機以身作則,多喫健康食物,爲孩子做個好榜樣。而邊看電視或電腦、手機邊進餐,則會導致喫得過多或消化不良。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屏幕時間

研究發現,看電視是引起兒童期肥胖的重要環境因素。

不僅如此,看電視佔用了體力活動的時間,減少了能量代謝和消耗,還會影響睡眠。因此,美國兒科學會推薦,每天的屏幕時間少於1~2小時。

體育活動

雖說課業繁重的孩子,能花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日漸減少,但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體育活動量其實並不難。

和父母一起散步、雙休日在近郊野外徒步、自行車旅行、戶外遊戲等,都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每天抽出1小時做體育運動,對控制體重會有很大助益。

小孩子胖點沒關係?醫生提醒:這2大關鍵期控制不好,會胖到成年

睡 眠

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睡眠時間不足和肥胖有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可以減少肥胖的風險。建議父母採用“睡前儀式”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一儀式可以是談心,也可以是講睡前故事(要控制時間長短)。

此外,也請家長不要在孩子的臥室放置電視機、收音機、電腦、智能手機和其他屏幕設備,規定熄燈時間,督促孩子早睡早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