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搭配:金頓口1號70%+金頓口1號30%,自制小米適量。

我今天使用的線組是因爲釣小鯽魚,所以用的比較小一點,1.2的主線,1.0的子線,用的3號的伊斯尼的鉤。因爲我用的是拉餌作釣,所以一定要勤拋開,把頻率打起來,頻率打起來以後,這樣能夠形成一個好的霧化區,魚就能快速聚攏到窩子裏面來。所以我現在打頻率,還有就是在我剛開始拉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要把餌團稍微拉得大一點,這樣做窩能做快一些,形成霧化區會大一些。

今天我用的竿是一個5米4的竿子,爲什麼用5米4的竿子,其實在大多數場合下釣這種小鯽魚,我們應該選擇3米6或者4米5的竿子。因爲我的前面有很多水草,然後在我今天來的時候,在這個位置有下的地龍,所以3米6和10米5的沒法用,我只能用5米4的竿子來躲開這個地龍。我們一定要把頻率打起來,不要等,快速做窩,今天我用的浮漂是一隻軟尾的,巴爾杉木的短尾漂。剛開始抽窩子,基本上保持一分鐘之內一根就可以了。

現在冬天了,樹上的落葉比較多,所以落在水裏面,很多都已經沉底了。

線纏繞材料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手彈一下,它就開了。在野釣的時候釣小鯽魚,用稍微短一點的竿子,這樣便於好拋竿。其餘一定要加快頻率,快速把窩點抽出來,不要等魚口。就算沒有口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勤抽窩。

因爲我們用的是拉餌,當拉餌再浸到水中的時候,在半分鐘左右的時候,它的餌料就物化了。這樣誘魚的過程就算完成了,所以我們不要等的時間太長,要快速出窩。

直到魚口出現而且比較真實的信號出現以後,纔將速度放慢。現在抽了十幾竿,雖然現在的窩點有信號,但信號不是很真實,大部的都是一些雜魚信號,說明窩點還沒有形成。畢竟我們抽的時間比較短,才抽了十幾竿,浮漂下沉的速度加速特別快,所以應該判定是小魚的鬧窩。因爲現在起風了,我們可以起身側拋,當風大的時候我們可以打出來提前量,這樣能保證讓我們的浮漂落到我們想要達到的位置。今天我們浮漂釣的是一目釣的三目。

因爲現在天氣比較冷,鯽魚活性降低,所以我們要調低釣高。當我們的拉餌用過之後,我們一定要團一下,這樣能使下一次再拉的時候能夠拉出來的球更圓潤。

俗話說釣小魚要勤釣,大魚要守,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快速的出窩。小鯽魚口非常小,鯽魚都是那種小鯽魚。現在我們拉了一段時間以後,明顯的感覺鯽魚已經起伏了,已經離底。就這種小鯽魚已經離底,沒有在我們的釣目上體現口,而是在半水中體現了口,都是這麼大的小鯽魚。現在浮漂基本上到不了位,就會有接口。但是鯽魚的個體太小,確實太小了。釣了大概4個小時,差不多有80多尾,餌料開的還是可以的,就是這個地方的鯽魚太小了。另外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制酒米的方法,取一斤小米炒香,加100克麴酒,20克蜂蜜和15ml漁汛1號小藥,混合均勻後,裝進寬口的容器中,密封好,放到陰涼乾燥處兩天就可以使用,泡好的酒米可以加到餌料裏,也可以單獨打窩使用。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在垂釣過程中的過程和釣鯽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