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秀才,舉人,進士的等級制度,那麼在古代的時候,這些舉人是現在的什麼學歷呢?在古代只有參加了童試,並且成功錄取的就叫做秀才,所以以爲只要讀過書就是秀才的那些人以後可不要弄錯了哦。只有通過了童試的纔可以叫做秀才的,但是呢童試並不屬於正式的科舉考試,並不在科舉制度以內,他只是一種資格測試,

在魯迅先生早年的時候,他就參加了當地的童試,當時一共有500個人參加了考試,但是真正考中的卻只有40個人,也就是說,童試的通過率只有百分之八。百分之八是什麼概念呢,小編所在的高中,二本錄取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一本有百分之二十,重點大學的話,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左右了,所以呢,在古代的童試錄取率,可能就相當於現在211的錄取率了。

而考中了秀才之後,就要參加鄉試,但是鄉試的錄取率可能就更低了,因爲本身可以參加鄉試的人就少。在清末年間時,浙江等地的鄉試錄取率只有百分之1.3。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百個人蔘加考試,只有一個人可以過。如果加上童試錄取率的話,那麼也就是說,1000個人參加考試,通過了童試,只剩下了80個人,在這八十個人裏,參加鄉試又只留下一個人,也就是說一千個人只有一個人可以通過鄉試,也就是現在一所高中的第一名。

參加鄉試後,並且通過的話,那麼你就是一個舉人了。現在想想爲什麼古代一個舉人就可以很受尊重,這都是有原因的。2017年時,浙大的清華北大錄取率就是在千分之一,也就是說,現在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古代的話就可以算的上是個舉人。就算是現在,一個公司招聘,聽到你是清華北大的話,那也是爭着要你。

那考中了舉人以後呢,那就是要參加殿試,而參加殿試後,並被錄取的人就叫做進士。在明朝萬曆年間,有4500餘人參加了殿試,但是通過的只有300人,也就是說通過率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說古代的進士,就相當於現在清華北大的那些名列前茅的學霸級人物,光光普通學生還不足以稱的上是進士。

所以呢很多朋友都說,要是自己穿越回古代的話,就要用自己的小學文化,去考個狀元郎,然後當駙馬走向人生巔峯。不知道大家現在看到這篇文章作何感想,是不是頓時就失去了想法呢。當然了這也只是小編做的一個比較得出的結論,也並不一定就是準確的。

在古代的時候,第一沒有現在這麼多的知識分子,在當時哪有這麼多的讀書人,人家抄書讀書,鑿壁偷光。但是現在呢就不會這樣了,是個人都可以讀書,那麼競爭也就更大了,而且古代考試方向主要也是一些文學之類的,但是到了現代,這麼多的科目。比起古代那麼些,我們現在的文學程度也是古代所不能及的。所以呢,無論是古代鄉試的人也好,或者殿試的人也好,都沒有現在努力備戰高考或者各種證書考試的你們優秀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