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有一篇文章我們說到,在古代考中一個進士的難度相當於考中清華北大,並且還要名列前茅,那麼這麼難考的進士,在古代可以官居幾品呢?而比進士更加厲害的狀元郎又可以達到怎樣的高度呢?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要是想加官進爵,只有幾個辦法,這第一呢就是,家族地位顯赫,也就是王公貴族,或者家裏本就是官宦世家。這第二呢,就是在戰爭中,有着戰功的,那些英勇作戰的人。這第三呢,自然就是科舉考試啦,很多人都說隋煬帝殘暴,但是大家卻不知道,正是他才使得天下衆人爲官的局面,也讓的很多有才之人可以報效國家,因爲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貴族纔可以當官的。那麼在古代科舉中高中的人,可以做多大的官呢?

在我們曾經學過的一篇文章《范進中舉》裏有這麼一個畫面,故事的主人公范進不過中了個舉人,就高興得瘋了。於是衆人叫他丈人打他,可是他老丈人說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打不得。大家想想范進如果中了進士,估計會直接興極而亡 ,可見古代中進士是有多難,有的人一輩子也考不中。而這篇文章的時候前文還有記載:纔去不到兩個時候,只聽得一片聲的鑼響,三匹馬闖將來。那三個人下了馬,把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聲叫道:“快請範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在這裏可以看出,衆人對高中的舉人范進都是很是尊敬的,可是在舉人之上還是有一個進士的呢,那麼古代進士可以做到什麼官位呢?

在古代,進士也分三六九等,最一般,最普通的進士呢,一般都是直接授官的,也就是說你考中了進士,國家就會安排你的工作了。然後呢比一般進士稍微好點的呢,就會被安排到京城做官,做一些部院主事之類的活,官居六品。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畢竟帝都和普通城市還是有區別的,。而進士中比較墊底的就稍微差一點了,雖說是考中了進士,可是處於底層,所以就會被安排到一些偏遠地方任職,而且只是一般的知縣,官居七品,充其量相當於現在的縣長,相當於外放了。

那麼在進士中那些表現優秀的人呢?他們就會進入翰林院。而前三名呢,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就會被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官居六品。那些進入翰林院的其他人呢就叫做庶吉士,相當於進修生了。很多人就會說了,那比起那些直接授官的普通進士,這些優秀也就那樣啊。可是你知道翰林院是幹嘛的麼?

那麼翰林院是什麼呢,這就類似於黃埔軍校了。什麼意思,高管培養地,只要進去了,等到你出來的時候,那就是當高官。一般在翰林院進修幾年,出來了的話,最差的也可以直接做知府,就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了。這樣一說,是不是比那些普通進士就強多了呢?那麼好的呢,好的就在京城安排差事,而那些最好的就官居一品,當大學士了,在皇帝身邊做事,中央任職了。

有這麼一句話是形容翰林院的,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在古代的話,如果真的考中了進士,你就等於跨進了高層社會,然後在溜鬚拍馬,拍拍馬屁,做實事,那麼加官進爵指日可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