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問現在的人,起牀第一件事情是幹什麼?那麼應該有百分之80的人說,洗漱。而小編也就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因爲我第一件事情是睜眼睛。說句玩笑話,大家不要在意。既然刷牙在現如今這麼重要,那麼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是怎麼刷牙的呢?

很多人會覺得古人是不會刷牙的,其實呢這也是誤會,古人是會刷牙的,而且很注重牙齒健康。因爲大家如果沒有一口好牙齒,那又怎麼可以喫下沒事,然後健康生活呢,所以古人也是有在這方面有一些辦法的。但是呢古人確實是沒有牙刷的,他們最早的刷牙方式就是簡單的漱口。

但是隨着時間發展,他們發現簡單的清水漱口並不能有效的解決刷牙問題,於是他們就會試着往裏面放一些東西來漱口。在西漢時期的禮記中就有這麼一個記載:雞初鳴,鹹盥漱。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雞開始打鳴了,我們也要開始洗臉漱口了。而這其中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

有的呢就會放一些鹽,還有的呢就會放一下明礬。爲什麼讓這些東西呢,因爲煙和明礬都有着除味殺菌的作用,不得不說呢,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在幾千年前就會有這種奇思妙想。而除了這些呢還有茶水,酒水,都被人使用漱口過。相信大家在一些影視劇中,就會發現,早起後,下人會拿來一個茶杯,然後一個痰盂,主人漱口後,下人在用痰盂接口水,而這也就是古人的刷牙方法了。

再有就是一些特別有錢的,當然了也不一定天天如此,可能就是擺譜之類的。這些人呢會用燕窩或者魚翅漱口,用來說自己很有錢,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漱口的,當然了至於是不是真的也很難說,反正呢我是不信真有那麼闊綽,天天用魚翅燕窩漱口。

而除了漱口呢,還有什麼呢?到了隋唐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萬國來朝,於是就傳入了很多外來文化,而這其中呢就從印度傳入了一種刷牙方法,叫做揩齒法。具體的方法,就是把柳樹條用牙齒咬軟,再把一些藥粉,和鹽之類的東西放在口條上用來刷牙。人們覺得簡單的漱口已經不能清楚牙齒的髒污,必須要藉助其他的物品來清理,也就是因爲這個,所以揩齒法在隋唐時期很是流行。

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批文物中,有一幅壁畫,就有揩齒法的使用。而到了現在的日本,楊柳枝都還有牙籤的意思,大家也都是知道日本就是學習的中國唐朝文化最多,而這揩齒法也是被他們學習過去了。

而到了宋朝的時候,已經距離隋唐時期很久了,而這個揩齒法也漸漸被優化了。因爲使用前要用牙齒咬枝條,再加上這種方法很麻煩,而且二次使用也是很不衛生的,於是宋朝時期就出現了最早牙刷,叫做刷牙子,甚至還有了專門製作出售刷牙子的商店。在《夢粱錄》中就有這麼記載,獅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鋪,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鋪。

那麼這些刷牙子是怎麼做的呢,他其實更類似與現在的鞋刷,用的是木製把手,而他的毛用的是馬毛或者豬毛,但是南宋時期因爲連年征戰,所以缺馬,於是用的豬毛最多。而這也就是我國古人主要的刷牙方式,是不是並非你想的那樣不刷牙呢,所以呢不要去懷疑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坐的呢,也不一定古人就沒有呢,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