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婚姻裏面做巨嬰,拒絕成長的男人,是遲早要被女人拋棄的。我曾經寫過很多篇關於喪偶式育兒的文章,其實爲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出現,歸根結底還是男人成長的速度沒有趕上女人。


婚姻中最殘忍的事情,並不是出軌

據統計,去年全國有830多萬人離婚。甚至越來越多的90後都已經加入到離婚的大潮中了。

離婚,無論對於誰,都是一種抽絲剝繭的痛,巨大的災難,那爲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的撲向離婚?

兩個人牽手走進婚姻,是因爲荷爾蒙與荷爾蒙的雙向作用。而難道所有的離婚都是因爲都消失了嗎?

真相顯然不是這樣。

據《華盛頓郵報》統計,所有的離婚中,家庭婆媳矛盾佔21%,性生活不協調佔18%,一方出軌,劈腿佔22%;而性格不合,溝通無效則佔了39%。

這說明,很多親密關係最後走到山窮水盡,並不是因爲不愛,更多的是因爲不懂正確的愛,缺乏愛的技能。

所以,分手還是離婚,都是結果,你要扒開表面的雜草,看到愛情腐爛的本質,尋到因,看到果,及時對症下藥,挽救自己的人生。

不懂愛的技能,不會自我成長的人,感情出現問題和矛盾,就總想着換人,結果是換湯不換藥,最後還是難以善終。

這樣的人,離婚後翻盤的機會也會非常有限,不過是再次進入到一種惡性循壞裏面。

我從不鼓勵女性在失敗的婚姻裏選擇隱忍,但也不覺得離婚就是一勞永逸的選擇。

我欣賞的是那些,敢於直視自己婚姻真相的女性,承認自己的邋遢,拖延,好喫懶做,託付心理等自身身上一切如惡瘤一樣的存在,把所有的問題直接挑開,拿起手術刀,對着自己抽筋剝皮的自我改造,自我建設。

絲絲入扣,層層遞進。

她痛苦,自我懷疑,但你會看到她突飛猛進的自我成長。

切膚的痛過後換來情感上質的飛躍。

撇開《我的前半生》裏面亦舒式的雞湯,但羅子君這樣的人投射了多少現實版的離婚女性。

你以爲結了婚,就現世安穩了?其實不然。

結婚意味着現實的挑戰纔剛剛開始,可是羅子君卻早早放棄了自我成長。閒得發慌的時候不是約閨蜜逛街,就是在家追劇,從不主動學習。

所以亦舒纔會感嘆中年離婚,九死一生,屍骨全無。

也因此,子君纔有了後面的自救,自我尊嚴,自我價值的重啓。最終,成爲了都市女子離婚的傳奇。

從前養尊處優的闊太太,面臨丈夫堅決的離婚時,就像是一個人突然間被抽掉了脊髓。

“丈夫出軌,就像是天塌了一樣。”

不禁讓人想到現實生活中的馬伊俐,真實的面對丈夫出軌的事實一樣。

那種全世界都在報道自己丈夫與小三的戀情,其中的苦澀和隱忍她都嚐了個透。

所以《我的前半生》播完,馬伊俐在微博上寫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

明星的婚姻尚且如此,普通人的就更莫如是。

婚姻裏最殘忍的是什麼?很多女人會說,怕被男人拋棄,怕男人不負責任。男人會說,怕女人變成怨氣滿身的黃臉婆,變得沒有魅力。

其實,這些可怕的根源在於,拒絕成長。

朋友結婚四年,忽然有一天和我說,想要離婚。

我問他爲什麼?

他說:“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感覺兩個人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溝通很費勁。兩個人在一起幾乎很少聊天,早就失去了聊天的慾望。”

我記得他剛結婚那會,他說感覺兩個人相處很舒服,大家都在朝着一個方向前進,且步調一致。現在卻變成了溝通都很費勁,談未來兩個人更不在一個頻率上。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原來,這四年他已經從當初的那個小小的職員變成了一個能獨當一面的部門經理,而他的妻子還在原地踏步,上班打醬油,下班刷韓劇。兩個人的眼界和層次,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怪不得沒有話題聊了。

其實也不是他不想聊,而是他把工作上遇到的事情和妻子說,妻子理解不了,而妻子向他說那些韓劇劇情,他也完全沒有興趣聽。

所以,問題就出在他成長了,而他妻子止步不前。止步不前的妻子還在用過去的方法和他互動,可是他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他了。

朋友恍然大悟。

婚姻最殘酷的真相就是不成長就要被拋棄,當你已經爬上山頂,而你的伴侶卻還在山底徘徊,你是下去山底拉他上來還是重新找一個已經在山頂可以一起看日出的人?

你下去拉他一次可以,兩次可以,三次以後你就會太累,太煩,尤其是他還拒絕跟你爬山。

你發現自己和他越來越難溝通,你們的語言越來越少,你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難以匹配,這個時候,你們的婚姻也終將走到盡頭。

我曾經寫過很多篇關於喪偶式育兒的文章,其實爲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出現,歸根結底還是男人成長的速度沒有趕上女人。

結婚後,女人努力承擔起母親,妻子,女兒,兒媳的角色,特別在做母親上,她們快速成長,不斷更新觀點,學習新知識,與時俱進。

而許多父親呢?

他們沒有跟隨孩子二次成長,甚至角色缺失,把所有家務和關於孩子的一切都推給同樣在上班的妻子。

育兒的書比比皆是,有幾個男人看?

婚姻家庭文章那麼多,又有幾個男人看?

男人拒絕成長,不斷在逃離家庭責任,而女人被迫成長,被家庭責任逼得越來越強大,這就是問題的總根源。

女人結婚生子,迅速從一個爲人女兒的掌上明珠角色,切換到爲人妻子、爲人兒媳、爲人母親、爲人妯娌的角色。

這是她快速成長的時候,而她的丈夫呢,甚至還沒有做好當爸爸的準備,絲毫沒有成長,甚至還在假裝心疼、假裝承擔、假裝付出!

女人的身上已經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生孩子、帶孩子,甚至可以說已經死過一次,可是他們的男人卻還在逃避做家務,逃避帶孩子,把所有事情一股腦拋給同樣在上班的妻子。

這個時候,女人又怎麼會答應呢?

這個時候的女人,你再怎麼哄也哄不好了,因爲她們已經長大,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她們需要的是男人的成長和擔當!需要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關心和疼愛!

在婚姻裏面做巨嬰,拒絕成長的男人,是遲早要被女人拋棄的。

所以,婚姻的本質是一場合作,是合作就存在匹配的問題,一方成長,而一方拒絕成長,總有一天是被拋棄的命運。

很多人說嫁人要三觀相同、要看對方的家世和原生家庭,而我說要看兩個人的成長速度是否匹配,只要成長速度匹配,這些都不是問題。

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共同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