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實中,很多人的處理方法,是把外遇的問題擱置起來,以爲時間會給自己答案。不想外遇的人,婚姻再痛苦也不會外遇,想要外遇的人,婚姻再幸福也會外遇。

幾乎所有人在遭遇外遇後,都會陷入一團亂麻,大腦裏每天都會產生成千上萬的問題,大到這輩子的幸福,小到這分鐘的懷疑……其實,面對外遇,最糾結的通常是四個問題:爲什麼外遇;我們還有可能嗎;我要怎麼辦;這事能過去嗎?答案是:這四個問題,回答起來都不復雜,複雜的,是具體的處理。

一、爲什麼ta要外遇——因爲ta想要外遇。

不管ta怎麼解釋,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不想外遇的人,婚姻再痛苦也不會外遇,想要外遇的人,婚姻再幸福也會外遇。外遇,藉口很多,但原因說到底就這一個。

心理諮詢師可能會給你分析原因,出軌的對方可能會給你強加“原因”,甚至你自己都可能會主動去找原因……不管怎樣,其中最根本的,就是ta想外遇。

外遇的決定是ta做出的,也是ta想要的結果,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不外遇就活不下去的情況,所以,外遇的實質,是“我想要一份外遇”,而不是“我只能外遇“、”必須外遇”。

我不否認外遇有客觀原因,比如婚姻不幸福,比如誘惑太大……客觀原因千千萬萬,但主觀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想外遇”,如果不想,不會有人拿刀逼你。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外遇最根本的推動力,只是,幾乎所有的外遇者,都會把責任歸結於外在的客觀原因。

二、外遇後的婚姻還能和好如初嗎——不能。

請原諒我這麼直白地下了這個結論。

外遇不是說在外面睡了個覺,然後回家就沒事了。外遇對婚姻的殺傷力是致命的,其中最直接的後果,是摧毀了夫妻之間的信任關係,而信任是維繫婚姻最重要的基礎。取信於人本來就很難,失信後又要重新取信,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狼來了的故事,這個時候要講給自己聽。

破鏡重圓通常是別人的故事,外遇纔是真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即便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匠,能把碎成碴的玻璃片片一點點重新黏合,那面鏡子,也終究是累累裂痕,不復曾經,這樣的鏡子,你還願照嗎。

我同樣不否認有外遇以後反而更幸福的婚姻,那樣的幾率,比中500萬頭彩的可能性還要低,需要的條件太多,外遇前深厚的感情基礎,外遇中值得原諒的理由,出軌者的堅決認錯、永不再犯,受害者的寬容大度,永不計較……關鍵是,這些條件缺一不可。有那份幸運,還是去買彩票吧。

外遇後沒有離婚繼續生活在一起,那不叫“和”,也不叫“好”,更非“如初”。既是真有那份幸運,我也要提醒,把這當做重新來過,而非和好如初,因爲真的“如初”了,就有重蹈覆轍的可能。

三、我要怎麼辦——要麼忍,要麼離。

不管你想多少,其實最終的選擇只有這兩個。

要麼看在夫妻多年,孩子可憐等等原因上,選擇忍受;要麼不願忍或不能忍而選擇離。不願忍和不能忍是有區別的,不願忍是根本就沒打算忍,不能忍是想忍,但沒有那個能力忍。忍需要胸襟,離需要勇氣。

其實,能忍下來的,和選擇離開的,都不會太糾結,糾結的是那些既不能忍,又不能離的。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因爲,忍或離,都是解決外遇的方法,但推延或逃避,卻完全不是方法。現實中,很多人的處理方法,是把外遇的問題擱置起來,以爲時間會給自己答案。但在這件事情上,時間真的給不了你答案,這個問題不會隨着時間流逝而消失,更不會突然有一天自動解決掉。在忍和離之間,你必然要做出一個最終選擇。

做出這個決定的過程,是外遇中最難的階段,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出來。所以,外遇就會一輩子像惡魔一樣如影隨形,永遠擺脫不了。我接觸過這樣的網友,今天非常大氣地說:”我原諒他了!“,明天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這個人渣!我現在就去起訴離婚。“這就是典型的提不起,也放不下,最後痛苦的一定還是自己。

四、我要怎樣才能儘快走出來——時間+努力。

遭遇外遇,哪有不痛苦的道理,痛苦是正常的,不要牴觸外遇所帶給你的各種情緒,也不要覺得自己不爭氣。結束痛苦的方式,首先是自己努力,儘快振作起來,然後留給時間療愈。時間長了,要麼放下了,要麼麻木了,別無它法。這其中,你的努力不僅可以縮短時間,甚至可以從外遇傷害中反而獲得新生。所謂物極必反,好事到了極致會變成壞事,其實壞事到了極致也會成爲好事。

對自己,對生活,一定要繼續抱有愛、積極、忠誠、熱情和信心——這是經歷外遇後,你萬萬不能再丟掉的東西。

我一直認爲,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遊戲,以出軌爲結果的婚姻,那不是敗了,是敗到老家了。但這時候,請永遠記得:只要你還活着,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將來的幸福一樣可以預期,是成是敗,誰成誰敗,孰未可知。婚姻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外遇雖然能夠扼殺婚姻,但不能扼殺你完整的人生。

人生,不到躺下的那分鐘,都要堅強而驕傲地活着,只有活出精彩,才能反敗爲勝。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人生是一個人的事情。通過外遇,至少應該懂得一個道理,每個人的人生,與他人無關,幸不幸福,全都靠自己。

以上這些,說起容易做到難——但你要相信,克服難關的人生,纔是新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