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交通發展印證天境祁連大發展大繁榮

改革開放四十年,祁連縣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運輸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城市公共交通不斷發展,全縣交通運輸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經過40年的努力,在黑河之源的八寶大地上,一條條土路變成鋪着黑色瀝青的光滑公路,鄉村硬化路面四通八達,城鄉公路交通逐漸網格化,交通運輸事業的繁榮發展極大地改變了祁連城鄉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祁連縣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自然條件嚴酷。改革開放初期,全縣境內僅有369公里的簡易公路,在祁連農村牧區,馬車、牛拉車、馬馱牛背是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手扶拖拉機、自行車更是稀有之物。坐落在拱北灣的祁連縣汽車運輸站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名幹部職工靠幾輛陳舊的運輸車輛,執着而艱難地承擔着祁連公路短途和長途運輸的重任,民間大量的運輸依然要靠人挑馬馱牛背。據有關資料統計,改革開放初期祁連縣的高速公路里程、縣城通出租車率、農村客運通車率等多項指標還處於零狀態。

修一條路可帶動一方經濟,鋪就一張交通網可以拉動整個國民經濟。“天境祁連·東方瑞士”山川秀麗、地廣物豐的祁連縣順應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將振興地方道路運輸事業正式納入祁連縣地方經濟發展規劃,逐年加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面對家鄉近年來的變化,扎麻什鄉郭米村的溫得財侃侃而談,“過去,我們去縣城辦事,要提前來到路邊的大橋邊等待順風車,有時候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現在城鄉公交車直接通到了家門口,去縣城辦事只需要記住公交時間點等在站點就可以了,來回時間短,車費也便宜,實話好,相信以後會更好更方便。”

央隆鄉距離縣城209 公里,是地處祁連縣西部最遠的一個鄉鎮,前身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托勒牧場。如今居住在縣城富康小區遊牧民小區的才讓多傑說:“以前在托勒牧場,如要去祁連縣城,我和老伴出門之前就開始熬心了,那時候不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去縣城的路況更不好,沒有專門從事交通運輸的大巴車,道路崎嶇,距離長,遇上雨雪天氣司機都不願意走路。牧民家裏如果有個要緊事,要麼出不去,要麼上不來,要麼在半路上汽車壞了,現在從縣城到鄉上,有柏油馬路,有長途客運站、祁連飛機場,去西寧甚至更遠的地方,都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真羨慕今天的年輕人趕上了好時代,也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草原牧民架起了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橋!”

改革開放40年來,祁連乘着“西部大開發”的東風,積極融入國家西部建設,藉助中央加快藏區發展政策的有利條件和時代機遇,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條條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鄉村公路縱橫交錯,逐漸成網。一批批事關民生民計的通村油路、旅遊公路、便民橋樑、村道硬化等項目相繼得以實施,有效地促進了全縣農牧區經濟發展,改善了農牧民羣衆生產生活條件。2015年年底,祁連縣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的目標任務。

隨着縣域交通網絡架構的逐步暢通,祁連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也極大的改善了祁連農牧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拉近了祁連與省內外乃至全國和世界各地的距離,爲祁連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便利的交通也爲祁連全面推進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注入了新動力。祁連縣立足改革創新,深化旅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培育開發旅遊新業態、新產品,創新旅遊品牌營銷模式,藉助交通大發展的有利條件,順勢啓動《全域旅遊規劃》,打響“天境祁連”旅遊品牌。明確以峨堡爲旅遊服務鎮,阿柔、默勒爲民俗體驗鄉,八寶鎮爲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扎麻什、野牛溝、央隆三鄉爲極地體驗鄉的全域旅遊佈局思路,通過有效整合全域旅遊資源,形成全縣“旅遊產業一盤棋”、“旅遊基礎建設一體化”的城鄉旅遊發展新格局。

地處祁連縣卓爾山王牌風景區的八寶鎮麻拉河村218戶人家中,依託景區便利的交通條件,喫上了香甜的旅遊飯。全村專業從事旅遊的有15戶,農業飯換成了旅遊飯,麻拉河村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第45屆伊卡洛斯國際飛行節、首屆祁連麻拉河‘玩偶狂歡節’,藉助這些活動,我們在省州縣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幫助支持下,要把麻拉河村打造成爲中國的第一個‘飛行小村’示範村,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關心和幫助下,麻拉河村老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村黨支部書記馬福元激動地說。

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三縱四橫”公路路網結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縣境內扁大公路、二尕公路、盤大公路、峨祁公路等國省道幹線公路全面改造升級。全縣公路通車裏程由改革開放前的396公里增長爲現在的3391公里,其中農村公路通車裏程已達2846公里。在此基礎上,祁連縣積極打造以長途客運、城市出租和城鄉公交爲主體的綜合性交通運輸體系,全縣鄉鎮農村客運車輛通車率達到100%。同時,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取得新進展,現已開通公交線路5條,其中城市公交線路2條、城鄉公交線路3條,城市公交4輛、城鄉公交5輛。建成公交站點59個,惠及沿線12個行政村2.5萬農牧民羣衆,結束了祁連縣無城鄉公交的歷史,解決了農村羣衆出行難問題。

2018年8月28日,祁連機場正式竣工通航。這一“空中走廊”的建成,不僅爲全縣廣大幹部羣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更爲全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絲綢之路新驛站,再揚天境祁連錦繡風帆創造了更加有利的發展條件。

阿柔鄉青陽溝村村民張啓強看着門前平展寬闊的峨祁公路高興的說:“以前騎摩托車去縣城,路上滿是坑坑窪窪,走在路上提心吊膽,下雨天路就更不用說,一步一滑,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現在好了,柏油路直接鋪到了村裏,村莊道路也都是硬化路,不僅方便了我們出行,也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走在路上心裏也舒坦,這是父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祁連交通發展的速度,印證着祁連經濟快速增長的速度,也印證了祁連縣委、縣政府關注民生、情繫民生、重視關注和支持幫助祁連交通事業發展,造福祁連民衆的爲民情懷。回望來路,不改初心,砥礪前行。生活在祁連大地的每一個人,在祁連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中真實地觸摸和感受到了今日祁連大地發生的可喜變化,用自己的成長曆程真切見證了祁連交通運輸事業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撰稿:聶文虎 滿拉傑

責編:嚴久芳

監製:馬海雲

您的文章、美圖是我版面上躍動的音符

歡迎來稿:[email protected]

聯繫方式:0970-867236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