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学校要求“教师30%绩效工资属于学校”,学校才好进行二次分配,不按课时量核算,而综合看在校的工作量。首先,学校进行行政工作的教师,课时量少,按多数一线教师的要求,根本拿不到满额。

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如何计算?

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但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对于这个“教师30%绩效工资”的归属产生了巨大分歧!

学校校长认为:

“教师30%绩效工资,属于学校!应该有学校由上课量和工作量,进行分配!”

而一线教师却认为:

“教师30%绩效工作,应当属于教师自己,这一块儿工作就应该满额发放给老师们!”

而至于为何认识有如此偏差,无外乎是以下主要原因:

首先,学校进行行政工作的教师,课时量少,按多数一线教师的要求,根本拿不到满额!

学校为何会认为“教师30%绩效工资属于学校”,主要是考虑到学校的领导们,几乎都是处于不上课或少上课的状态!要按大家完成自己的工作课时量来看,他们几乎就分不到多少钱!拿不到自己的满额!所以学校要求“教师30%绩效工资属于学校”,学校才好进行二次分配,不按课时量核算,而综合看在校的工作量!这样就能让学校的领导层,满额发到“30%的绩效工资”,甚至还有可能多发!

而一线教师诉求,当然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一线教师的诉求其实也很简单,“绩效工资”的设立之初就是为了鼓励“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作氛围!而且教师的“绩效工资”又极为特殊,因为教育行业几乎就没有营收能力,并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运转,主要依靠财政支持!

所以教师群体的“绩效工资”,并非是在学校营利的基础上,进行收入二次分配!而是将教师的基本工资拿出30%,来进行二次考核,重新分配!所以,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开玩笑说“教师的绩效工资”就是“拿自己的钱考核自己”!

所以在上述原因之下,一线教师自然要求全额拿到“30%绩效工资”,并且在课时量超标的情况下,更希望能“多劳多得”!

当然,关于“教师30%绩效工资”的问题,笔者相信在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之内,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学校校长认为是学校的,满足从事行政工作老师的“满额发放”!而一线教师更没有错,本来就是自己的钱,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分配”?

而关于这个“教师30%绩效工资”,各位看官老爷们,又有什么看法和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