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20年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己亥年的最后一场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孔学堂礼教室如期举行,来自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唐定坤教授为60余位市民朋友热情洋溢的讲述了对联和春联的故事。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唐定坤

1

为什么过年要写春联?春联和对联有何关系?何谓对联?对联为何称楹联?最早的对联产生在何时?判断一幅春联好不好的标准是什么?讲座伊始,唐教授就提出了几个大家关注度很高的问题。随即,围绕这几个问题,从对联的源流、对联的形制、赏联的关键和春联的要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讲座现场

1

唐教授表示,春联有很深的文化意蕴,从桃符到门神、从镇邪到好看、从实用到审美、从喜庆到祝愿,很好的体现了春联的发展变化。对联的形制受唐代律诗的中二对仗而规范,讲究平仄音韵、字词对仗和内容自足,又因实用场景而变得更加灵活。鉴赏对联的关键要掌握三个原则:脱俗、有味、妥贴,而好的春联则正贴于三味:喜味;春味;雅味。

讲座现场

1

唐教授指出,写对子、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好节日传统,理清对联源流能帮助我们理解对联和春联的文化意蕴,了解对联的形制会帮助我们提升鉴赏对联的能力,掌握鉴赏好联的要素,才能帮助我们写就一幅属于自己家庭的春联。

提问环节,10岁的花溪区第二小学任弘毅小朋友和其他4位提问的市民朋友都得到了唐教授细心的解答,同时,还得到了省知名书法家写的春联一幅。

雪掩芳心受凛冽,风扬枝节自雍容。

四海春风增气度,三杯玉液醉年华。

讲座最后,唐教授以两幅春联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现场观众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主讲人简介:

唐定坤,男,字履霜,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雅诗社社长。主要研究中国诗赋。曾获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文:姚固涛

图:张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