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凌晨,來自美國的NASA宣佈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在一枚58英尺(17.7米)高的黑色Brant IX探空火箭發射後不到2分鐘,一枚有效載荷分離並開始穿越地球大氣層俯衝。當機載傳感器確定有效載荷達到了適當的高度和馬赫數(38公里高度,馬赫數1.8)時,有效載荷部署了一個降落傘,因爲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氣密度比火星表面要大100倍,但是在高空中大約23英里(37公里)——地球上的大氣密度與火星上空6英里(10公里)非常相似,而這恰好是火星2020將要展開降落傘的高度。結果在十分之四秒內,這個180磅重的降落傘從一個固體圓柱體膨脹到完全充氣。這是這麼大的降落傘史上膨脹最快的一次,產生了近7萬磅(約31噸)的壓力峯值。10月3日,美國科研團隊確定加固後的降落傘已經通過測試,並準備好首次在火星上亮相。

那麼問題來了?這把降落傘是什麼材質,怎麼會這麼牛?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是普通的降落傘。科學家稱這些由尼龍、Technora和凱夫拉縴維組成的降落傘,將在2021年2月把美國宇航局最先進的火星2020火星車送上火星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爲2020年火星將攜帶最沉重的載荷到火星表面,和以往所有的火星任務一樣,整個過程只有一個降落傘,它必須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先進超音速降落傘膨脹研究實驗(ASPIRE)項目進行了一系列探測火箭測試,以幫助決定在2020年火星任務中使用哪種降落傘設計。在ASPIRE學院,科學家們對兩種不同的降落傘進行了評估。201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科學實驗室成功着陸在這顆紅色行星上。第二次和第三次測試採用了類似尺寸的斜槽,但用更堅固的材料和縫合加固。

不過這次測試明顯出乎科學家們的意料之外,因爲近7W磅的的壓力是超音速降落傘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這比科學家們預期的2020年火星降落傘在火星大氣層部署時的負載要高出85%,極大地增加了科學家們對2020火星任務的信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