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姓名:虞允文

別名:虞彬父

字:彬父、彬甫

諡號:忠肅

所處時代:南宋

出生地:隆州仁壽

出生時間:公元1110年

去世時間:公元1174年

職業:軍事家、丞相

主要成就:以少勝多大敗金兵

代表作品:《辨鳥賦》、《誅蚊賦》

虞允文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將領,生於公元1110年,去世於公元1174年,爲隆州仁壽人氏。

虞允文小的時候非常的聰明,展現了常人不能相比的智慧,相傳他七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寫文章了。虞允文出生於官宦之家,後來因爲父親在朝爲官,因而進入仕途。後來他的母親去世,想到父親身體不好,孑然一身,出於孝道,他七年未曾調任。

紹興七年,虞允文高中進士,被命爲通判彭州,權知黎州、渠州。初時因爲秦檜當政,虞允文等一干四川學子接未得重用。秦檜去世之後,受中書舍人趙逵推薦,就任祕書丞,官至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紹興三十一年,金軍在完顏亮的帶領下,越過淮河,逼迫長江。宋金兩軍交戰,宋軍一路潰敗,金軍因而南下如入無人之地。當時虞允文爲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當時宋軍的督軍主帥未曾趕到,宋軍因而人心渙散,形勢危急,因此親往督師。

虞允文鼓勵宋軍,將士兵團結起來,奮勇抗敵,最終以1.8萬的兵力戰勝15萬的金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就是聞名後世的“採石大捷”。

金軍在採石磯喫了大虧,因而移兵揚州,虞允文又趕赴鎮江府阻截。這次大戰宋軍再次取得勝利,後來完顏亮被部下殺死之後,金軍退兵,與宋朝議和。虞允文因此立下大功,在南宋朝野上下獲得極高聲譽。

紹興三十二年,虞允文爲川陝宣諭使。這個時候虞允文開始與大將吳璘商議收復中原的大業,希望通過北伐,收復失地。然而當時的南宋朝廷,貪圖享樂,不想北上,只想在南邊偏安一隅,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後來四川名將吳璘死,虞允文接替他出任四川宣撫使兼知樞密院事,積極整頓正規軍和民兵,減縮軍費開支。這個時候的虞允文實際上並沒有放棄與金軍對抗的決定,後來他任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職務,封爲“雍國公”,在四川總理軍政事務。他到任的一年時間裏,積極計劃從四川出師北伐,期望光復中原之心昭然若揭。

虞允文以文入武,不忘國恥,積極備戰,然而可惜的是他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思考着北伐之事,最終卻未能成行。

在四川處理軍政事務,計劃北伐之時,因爲長期的勞累,虞允文積勞成疾,病倒在牀,最終與淳熙元年病卒,享年64歲,後被追贈太傅,上諡號忠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