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胸悶氣短這種現象很常見,它是我們自身的主觀感受,覺得胸口像被什麼東西給壓迫了,氣不夠用而出現呼吸急促的表現。它的嚴重程度要根據發病的週期、每次發病的時間、年齡以及有無基礎疾病來判斷。

臨牀上常將其分爲功能性的和心臟神經官能症型或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的如在劇烈運動、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心情抑鬱、與他人發生爭執後,以上情況下出現胸悶氣短多是正常的,不用過於擔心;心臟神經官能症型或器質性病變的: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該病多好發於中老年人(40歲以上),常在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受涼等誘因下發作,多是突發型的,除胸悶氣短外,還會有胸骨後疼痛,常常會波及至左肩,左臂內側,該症狀一般在停止誘因活動後症狀就會逐漸緩解,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分鐘即可緩解。心肌梗死多是在心絞痛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來的,症狀也更爲嚴重;臨牀上心肌受累時也會出現相應的症狀,但是這種情況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常常會出現心前區不適,胸悶、心悸等表現;可以引起胸悶氣短的疾病還有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肺癌、氣胸等,腹部疾病也會出現這種症狀,膽囊炎、膽石症以及食管病變等均會出現該現象。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