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羅曼蒂克,婚姻確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從愛情走向婚姻,人人都以爲浪漫會如影隨形,但當生活瑣事襲來,不愉快往往處處都是。

民國才子吳宓,與髮妻從愛情步入婚姻,本以爲餘生會是浪漫滿滿,卻被現實傷得體無完膚。

一、溫柔多情,愛護女學生

民國才子吳宓,一句話即可概括——除了學術與愛情,其他問題一概免談。

在學術方面,他是清華國學院的創辦人之一,被奉爲“哈弗三傑”之一。

在情感上,他一直是溫柔多情的代表。他雖然愛情史豐富,但對女性卻有着天然的偏愛。與女子相處之時,吳宓從來都是彬彬有禮,即便偶爾受到冒犯,他也幾乎不對女子生氣。

有人說,吳宓這是紳士風度,也有人說他是不愛和女生計較。正是因爲這個特點,吳宓的女生一緣很好,女性朋友也很多。

每次在街上遇到行駛的車輛時,吳宓都會下意識地擋住來車,直到身邊地女士全部通行。有朋友笑他,這是“寶哥哥”做派,完全見不得女子有危險。

吳宓的溫柔,不僅表現在社會女性身上,更表現在他的女學生身上。

在清華當老師期間,凡是學生上課沒有凳子的,如果是女生,吳宓會搬來凳子一一擺好,若是男生,那便不管。

有時候,遇上作弊的女學生,吳宓也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據說,他還曾將自己翻譯的文章,轉手讓給女學生,直接署上學生的名字。如果放到現在,這位女學生怕是會因此“一鳴驚人”。

在廣大不相干的女同胞心中,吳宓是天使人物,而在有些人心中,他可能會是惡魔般的存在。

二、怦然心動,迅速成婚

吳宓的溫柔多情與才氣沖天,早已名聲在外,陳心一更是他的衆多迷妹之一。如果不是因爲哥哥陳烈勳,陳心一或許永遠都無法傾訴自己的愛慕之心。

1921年,從美國回來不久的吳宓,在陳烈勳安排下與陳心一見面。女子需要虛榮心,男人更需要虛榮心。第一次見面,打動吳宓的,有陳心一的清秀容貌,也有她的才情,但更多的是她崇拜的眼神。

吳宓嚮往浪漫,也相信一見鍾情。儘管初次見面的兩人話並不多,但吳宓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嬌羞女子。

而後,兩人的接觸逐漸增多。從最開始的聊天,到後來的遊湖約會。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感情生長的速度會如此之快。

不過寥寥數日,他們好像“非卿不可”。十多天之後,兩人成爲夫妻。

如此倉促的婚姻,即便是相親都算倉促,而他們是自由戀愛。

婚禮上,友人們祝福的同時,也不禁隱隱擔心,如此閃婚,他們能幸福麼?

三、缺了浪漫,無味無趣

結婚之後,曾經的才女陳心一,開始洗手作羹湯,成爲家庭主婦。

這種轉變的一開始,吳宓是欣喜的,他以爲自己擁有了浪漫而幸福的婚姻,妻子不僅是才女,還是個合格的賢內助。

但是他忘記了,當陳心一放下一切、成爲家庭主婦那一刻開始,曾經的浪漫便註定大打折扣,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吳宓工作忙,與妻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遇上加班,他們的對話更是寥寥無幾。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的交流內容便成了“今天哪裏要花錢”、“孩子該置辦新衣了”……現實的柴米油鹽,將愛情的浪漫磨滅得所剩無幾。

再加上,吳宓一直與文人才女接觸,而陳心一卻守着家庭,相夫教子。如此兩人,差距自然越拉越大。

終於,在他們有了三個孩子之後,吳宓提出離婚。

他認爲,如今的陳心一太過無趣,他們的婚姻也太過沉悶。沒有了浪漫的愛情,已被現實打磨得無味無趣。

吳宓想要的,是一個浪漫十足的愛情婚姻,色彩絢麗耀眼。而如今生活回饋給他的,是一個痛苦沉悶的婚姻,色彩單調。

此時的吳宓,沉浸在浪漫追求與殘酷現實的痛苦之中。他看不到陳心一的付出,更無法理性思考,將婚姻的不如意盡數歸在妻子身上。

恰巧這時候,吳宓又戀上陳心一的閨蜜——毛彥文,離婚自然是勢在必行。

他滿心以爲,只要與陳心一離婚,追求到毛彥文,便可重新獲得愛情的浪漫。但從後來的事實來看,他與毛彥文,不過又是一段“負心漢追愛”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