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世友的子女们在自己的领悟中都做得很好,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位严于律己、从不给予自己和家人特殊待遇的开国将军。许世友:出身少林的开国将军。

原标题:许世友去世后,留下3个儿子,他的这3个儿子过得怎么样?

《****》许世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善于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过一系列的重要战役、战斗,组织过大兵团作战,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之一

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和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要职。

于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因病逝世,享年80岁。

斯人已逝,而这位开国将军的一生辉煌却仍影响着无数人,他的后代同样谱写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许世友:出身少林的开国将军

许世友,1905年时,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的河铺村。因家中贫寒,所以他幼时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便到外面打杂工挣零用钱。

慢慢长大以后,他为了学习喜欢的武术便主动跑去了少林寺拜师,求来了一个习武的机会。

经过少林习武之后的许世友功底深厚,臂力惊人,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3米多高的围墙,他几步便可攀上;9间9檩的大殿,他一手抓屋檐的椽头,一口气可以顺转3圈;他更善飞檐走壁,且不叫瓦碎。

从高高的屋檐跳下时,他在空中翻3个筋斗就可轻轻落地;他对着三寸来厚的大方砖,运气打出一掌,相距寸余时砖就碎裂了。

他的功夫在少林的师兄弟当中,也总是高人一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习武料子。

毅然从军,英勇救国

在日本对中国的土地开始虎视眈眈且大有入侵之势时,从少林学艺归来的许世友知道后决定立刻从军。

进入军中的他能力强,而人又低调,头脑灵活,加上做事十分果断。很快就受到了上级的器重,此后他用自己在战场上的成绩换来了一次次的晋升,实现了从一个小小的班长到军长的飞跃。

这期间他所付出的代价是旁人完全无法想象的,他组织和亲身参与了多次敢死队的行动,曾经数次徘徊在鬼门关边。

在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在共和国成立之后,许世友才会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我我国唯一一位武僧出身的高级高将领。

许世友治军严厉,他既是下属眼中最严厉的将军,同时也是最平易近人的上司。

据《一位老边防眼中的许世友》中所说:“他对干部管理很严。虽然他没什么大文化,但他作报告时,没有一个抽烟的,连咳嗽声都没有。对干部要求严,但他对战士相当好。

有时他下基层,看到背着背包在走路的战士,他立即冲司机一摆手,说:“停停停。”车子停下后,他把战士叫上车,讲话很和蔼,问战士是哪个军哪个师哪个团的,问他吃饱吃不饱,对后一种问话有的战士就说实话。最后,他会亲自将战士送到目的地。”

身为一代开国上将,这个荣耀确是非他莫属,真正做到了三军服从,严于律己。

英雄配美人:许世友的三段婚姻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一点在这位一生传奇的开国上将身上也是同样体现。

许世友一辈子共有三段婚姻,育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女。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被迫改嫁的,因为在许世友参加战争之后音讯全无,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失去了丈夫的音信,自是百般无奈,最后便选择了另嫁他人。

而许将军的第二任妻子是他的战友,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两人可谓是相互依偎生存,一起为着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前进。奈何造化弄人,第二任妻子不久之后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第三任妻子便是与许世友一起携手度过余生,而且为许世友生儿育女的夫人了。

因其身份影响,许家的子女都送到军营中接受锻炼和学习。在军中的七个孩子,从来也没有因为父亲的身份地位而受到什么特殊待遇。

正因为他们身上继承的都是英雄的血脉,这七个孩子从没有因为军中的艰苦而抱怨过,表现得十分的坚毅。

尤其是许世友的三个儿子,他们都在部队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三个儿子今何在?

长子许光,因热爱海洋,所以他一直在海军中工作,曾担任过舰长职务。

许光不同于其他两个弟弟,他是许世友第二任妻子所生。在早年间,他一直是跟随母亲生活,在田地中工作,但他热爱学习,在闲暇之余就不断的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等到后来他跟随父亲的时候,在父亲的要求下去参军了。因为父亲工作忙的缘故,所以在参加军队时他还要一边照顾着自己的奶奶。

因为是长子,他担当的责任要远比两个弟弟重得多,并且在军队中父亲也不会给他任何的便利,只会更加严格的要求他。

二子许建军,是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了,而被捕入狱。但后已平反,出狱后的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现已于2012年逝世。

最后幼子许援朝,他也是许世友几个子女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事实上,从这个名字当就可看出他出生时的国内环境,也承载了许世友对这个儿子的期盼。

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长大的许援朝,对军队生活十分向往。同样的,他没有依仗父亲的地位和名声,他从部队的最基层开始,用了大半生的时间来向自己父亲靠近,最终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他虽然没有机会像父亲一般能够征战沙场,但他也为中国的和平年代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并且于2000年晋升少将,2011年退役。

许世友的子女们在自己的领悟中都做得很好,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位严于律己、从不给予自己和家人特殊待遇的开国将军。

正如许世友的一位下属所写的《一位老边防眼中的许世友》一般:许世友对家属对子女的要求更严。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当兵时,许世友大儿子在河南某武装部当参谋,大女儿在60军当护士,二女儿在话剧团,三女儿在芜湖开U型飞机。

许司令员这种管教对待子女的方式,让战友们很不理解,但同时也更加钦佩。常常私下议论说有的中将、少将的子女都当了各种各样的官,许司令员比他们官大,而他的子女却没有当官的。

小结

许世友将军确实是一代令人敬佩的英雄,他的丰功伟绩将永垂不朽。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英雄的后人也如他们的父亲一般,成为了为国家贡献的英雄。

这也启示我们: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只有好的家风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许世友不仅是军人们的榜样,更是老百姓的榜样。在军中,他带出了一批批的好兵;在家中,他培养出了个个优秀的子女。

现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正是因为有这些熠熠生光的年轻人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是应当是一直传递下去。

参考资料:《****》、《一位老边防眼中的许世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