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已经说过张家是商贾世家,因此张淳也需要时常外出经商,两人婚后不久,张淳就接到家族命令,要出一趟远门,两人新婚燕尔,自然难分难舍,但家族有命,张淳只得收拾行装,准备远行,临行之际,两人依依惜别,张淳叮嘱崔小莲好好呆在家中,等待自己归来。张淳与崔小莲青梅竹马,互相倾心,又是新婚燕尔,按理来说他应该归心似箭,但他却一去二十载,期间再无音讯,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只留下崔小莲在家中苦苦等候,最后郁郁而终,抱憾终身。

原标题:清朝一男子,蜜月后外出经商,再回家时,邻居:你妻子早已去世

从古至今,男子风流多情,女子痴情忠贞,几乎已成思维定势,类似陈世美这样的“渣男”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使得无数女子被误终生,黯然伤神,清《翠微堂笔记》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读起来令人心有悲戚,感触颇深,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鉴赏”!

新婚燕尔,依依惜别

话说在清嘉庆年间,安徽歙县的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新郎名为张淳,新娘名为崔小莲,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来看,新娘恐怕是嫁给了爱情,其实一对璧人自小便相识,两家乃是故交,张家是商贾世家,崔家为书香门第,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互相倾心,喜结连理,可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封建社会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一般是没有“决策权”的,很多新人在结婚之前连面都没见过!像张淳和崔小莲这样能够两情相悦,互相倾心的实属少见!婚后的两人举案齐眉,琴瑟调和,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好不快活!

之前已经说过张家是商贾世家,因此张淳也需要时常外出经商,两人婚后不久,张淳就接到家族命令,要出一趟远门,两人新婚燕尔,自然难分难舍,但家族有命,张淳只得收拾行装,准备远行,临行之际,两人依依惜别,张淳叮嘱崔小莲好好呆在家中,等待自己归来!

一去无音讯,别离二十载

古代交通闭塞,外出经商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崔小莲本以为张淳这一走顶多一年半载,但没想到张淳这一去再无音讯,她向人多方打听都无张淳的任何消息,张淳好像人家蒸发一般!

没几年,张淳留下的钱用完了,崔小莲只得替别人刺绣为生,收入微薄,日子过得很艰难,期间很多人都劝崔小莲改嫁,但她都无动于衷,她相信张淳终有一天会回来,为了记住张淳离开的日子,她每年都会用微薄的收入买一颗珍珠“记时”。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张淳依然是了无音讯,崔小莲的脸上逐渐“爬”上了皱纹,鬓角也开始发白,她手中的珍珠也积攒到了二十三颗!

是啊,张淳已经离开二十三年了,这些年崔小莲心力交瘁,再也坚持不住了,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她死后身无长物,只留下二十三颗珍珠,时人称之为“记岁珠”,在邻居的帮助下,崔小莲总算是得以入土为安!

崔小莲逝世后三年,销声匿迹二十六年之久的张淳竟然回来了,当初的“精神小伙”变成了垂垂老朽,当邻居向其告知崔小莲的死讯时,他竟然毫无波澜,好似听到了一个陌生人的死讯,人们问他为何多年未归,他也讳莫如深,不肯多言!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读罢这个故事,不禁想起了“观棋烂柯”的典故,“观棋烂柯”典出东晋虞喜所作《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意思是一个名叫王质的樵夫在山中砍柴时,误入一个山洞,洞中有二人正在下棋,王质也是爱棋之人,便将斧头放在旁边驻足观看,一局下罢,已是七日之后,王质赶忙提斧回家,谁知一提竟然发现斧头的手柄都腐烂了,等他回到家中时,发现已经过了几十年,物是人非不说,家中的亲人都已绝迹!

这正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小结:

张淳与崔小莲青梅竹马,互相倾心,又是新婚燕尔,按理来说他应该归心似箭,但他却一去二十载,期间再无音讯,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只留下崔小莲在家中苦苦等候,最后郁郁而终,抱憾终身!

这不免让人起疑,张淳难道是在外不幸身亡,或者是如同王质一样误入一个山洞,致使二十年未能还乡?可是二十六年后归来的王质证明他没有意外身亡,面对崔小莲死讯无动于衷的样子又证明他没有误入什么山洞。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张淳应该是在外经商时偶遇其他女子,因此移情别恋,在外成家,不再回乡,也不管守在家中的崔小莲!张淳在外倒是风流潇洒,只是可怜家中的崔小莲痴情一生,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如此行为,“渣男”都无法形容!

参考资料:《志林》《翠微堂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