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情感界限在哪里?

央视12套3集纪录片《镜子》曾反映了出当下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孩子控诉父母作为主线,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家庭。

有些父母时刻准备着,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像直升机一样,随时在孩子的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被称为“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其实就是控制型父母和占有型父母的代名词,一类对孩子过度溺爱,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另一类控制欲太强,让孩子失去自我,成为“问题孩子”。

01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有一段时间,有个打脸中国父母的8幅漫画很火,叫“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引发诸多网友点赞。

其中有一副漫画,把中国式“巨婴”赤裸裸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在家啃老了二十多年。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中国式巨婴,父母尚可容忍,而社会却没有那么仁慈。

在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短片《巨婴》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问题家庭的教育模式。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母亲对于儿子的任何要求都会极力满足,儿子在母亲无所不至、事无巨细的溺爱下渐渐长大成人。

父亲意外去世,没有人哭泣没有人在意,儿子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味地向母亲索取。

为了买玩具,母亲掏出血淋淋的肾脏,儿子如愿拿到玩具,开心地玩着。

母亲却因为失血过多,永远地沉睡了。

儿子没有伤感,甚至没有发现母亲已经离去,嘴里只嘀咕着责怪母亲为何还不做饭。

短片最心痛的地方在于,儿子发现自己没有父母就无法生活下去。

本以为他会有所悔悟,没想到竟是钻回妈妈的肚子里,重新选择做一个婴儿。

02

你的控制欲会毁了孩子一生

今天39岁的演员朱雨辰,曾在《奋斗》中出演过华仔,然后演艺事业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却在今年夏天播出的《我家那小子》这档综艺里火了一把。

这都源自于他的母亲-朱妈妈的过度控制,让人咋舌。

对于儿子的照顾,朱妈妈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 每天凌晨 4 点起来帮儿子熬梨汁,十多年如一日;

- 儿子做得一手好饭菜,朱妈妈反而觉得心疼,并且愧疚于他;

- 儿子在北京工作,她千里迢迢一个人搬来北京,照顾儿子;

- 每天都把食物塞满了儿子的冰箱,拍戏的日子跟着进组,不管是高级酒店还是民宅,原地起炉灶,给儿子一个温暖的厨房;

- 每天都会蹲守在贴吧,为儿子投票;

- 儿子的每一条微博,她都会抄写,如果儿子不更新,她就拿着本子催儿子更新......

不仅如此,儿子的每一段恋情,她都知道,并且每段都干预了。”

用朱妈妈自己在节目中说的话:“我用整个生命对待儿子,完全没有自我。”

朱雨辰幸福吗?事实是,他觉得“你会把我搞死”。

他也试图反抗过,甚至自残过,但是次次失败,最终在伤害母亲和委屈自己之间,默默选择了接受。

有网友表示,他看到朱雨辰那部分心里很不是滋味。单身到39岁了,身边也没有爱的人陪伴,当他喝了酒喊出:怎么就没有一个人陪我的时候,有点心疼。

朱雨辰的遭遇,或许是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他的妈妈,甚至是一些中国父母的缩影。

03

你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

知乎上有个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

底下有个答案,我印象很深:

“20多岁时,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无奈。”

另一个回答者说:

父母从小就斤斤计较,天天对自己哭穷。

她很长一段时间以为自己家里揭不开锅,突然有一天,她妈却告诉她,家里买了新房。

在这种假装很穷的懵逼环境里,她过得非常压抑,还很自卑。

成年后,和男友吃饭,她说,“这杯西瓜汁很好喝”,男友随口回答,“15块一杯呢”。她竟然以为男友计较请客的钱,愤怒的摔出钱包。

虽然她也意识到这样不好,也狠狠责备自己,但是怎样都摆脱不了。

是的。父母的三观,从来都是一个家庭的三观,它会彼此传染,会对孩子言传身教。

每一个孩子,在成年后,都会或多或少变成父母的样子。

04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成就

董卿也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什么样的人。未来,在他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会对你有爱,也有尊敬。

家庭教育的核心环节还是言传身教,孩子处在学习能力很强的年龄,他们所见最多的,最关心的父母自然而然就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孩子的差距背后,其实就是家长的差距。

在溺爱教育下,孩子表现得异常天真与暴躁,对人与事的认知比较简单,认为自己还是“宝宝”,犯错了全然不知。

问题孩子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印证,他们往往通过一些出格的事情不停刷“存在感”………

对于溺爱型的父母,我想说,是时候放手了。否则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的坑。

对于控制型的父母,以爱之名去管束与控制孩子的父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句话,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孩子就像一棵树,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养分,支撑他们在大地上立足。不要对他过度施压,否则容易断掉。

人生路漫漫,为人父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