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環城路與彩雲街交會處附近的姜國林老人酷愛收藏煙標,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共收藏各類煙標4萬餘種,其中多數是吉林省捲菸廠的煙標,還有國內外數百家捲菸廠的煙標。10月23日10時許,記者來到姜國林家中一探究竟。

家藏煙標4萬餘種

姜國林今年65歲,2013年從吉林省菸草專賣局退休,他最初開始收藏煙標是緣於對集郵的愛好而來。“煙標上的圖案和內涵包含着企業的創新設計理念,在這方寸之間細品,會發現很多蘊含的樂趣。”“從來不吸菸的。”姜國林說。“西遊記”“三國”“金陵十二釵”“八仙過海”……這些在市面上已經“絕版”的煙標,在姜國林家中都能找到。上世紀80年代,他從一位賣家手中以5元錢買到一枚長春捲菸廠的“大建設”煙標,這是該捲菸廠上世紀60年代末生產的。“這枚煙標上面的車型設計和如今我們長春的軌道交通非常相似,這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夢想,在多年後的今天已經變爲現實。”姜國林說。40餘年來,他共收藏煙標4萬餘種。

分門別類統一裝冊

在姜國林的書房中,專門有兩個書櫃用來收藏煙標、煙品、實物煙和煙具。他把收集的煙標細化分類,形成專題,並逐一裝冊,如:橋專題煙標中有拱橋、梁橋和立交橋等;太陽專題煙標中有朝陽、晨光、晨曦、夕陽紅和晚霞等;此外,還有梅花、塔、書法、國內外名著和中草藥等。除了煙標,他還喜歡收藏捲菸廠在某一品牌系列同時生產的打火機、菸缸、手錶、掛曆等煙品。“我本人更喜愛過去民俗化的煙標設計,尤其是書法類和詩詞類煙標。”姜國林說。每當有朋友來訪,他都會沏上一壺茶,拿出收納煙標的冊子和朋友細細品味每一枚方寸煙標中的歷史、文化和故事。 從煙標變化看工業進步 “早期煙標中的商標圖案設計簡單,套色少,印刷粗糙,現在的銅版印刷煙標顏色持久,豔麗明亮。”姜國林說,從煙標可以看出捲菸廠包裝機的進步和變化,“以前的煙標可以是個人設計,設計者的思路直接影響煙標的風格,需要畫設計圖,而後期的煙標都用電腦設計,印刷技術大大提高,包裝工藝變化日新月異。”在煙標包裝設計上,不同捲菸廠把不同的地方題材,各地的著名人物、民間傳說、地理地貌、山水風光、林木花鳥等特色文化設計到煙標上,採用鐳射、防僞等技術。

“每一枚煙標都是一段歷史,上面印的圖案也反映了一個時期的文化,我收藏的不僅僅是一個拆開的煙盒,更是不斷進步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歷程,煙標的變化是中國工業發展進步的縮影。”姜國林說,他打算把這一愛好堅持下去,研究煙標、研究歷史和文化,還打算將從煙標中得到的樂趣用文字記錄下來。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常婉

編輯:馬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