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個月和半年的時候,是哺乳媽媽最容易發生乳腺炎的時候,尤其是月子裏,新手媽媽手忙腳亂,再加上不時出現的乳汁淤積、甚至高熱,真是苦不堪言。 堵奶了,就找通乳師,經過一番按揉,有些人似乎好轉了,更多的媽媽紅腫更厲害了。而且還發燒了,然後去醫院,驗血、靜點或者口服抗生素,甚至激素,同時停幾天哺乳,體溫正常後,孩子不要喫母乳了,怎麼辦?回奶,終於,一個“完美”的迴路完成了。爲什麼現在哺乳期乳腺炎這麼多?原因有很多。我來給您分別說說。1. 通乳師。經過訓練的人士,按摩乳房、排空乳汁是不痛、或者不太痛的,這需要一些技巧。一雙有力的大手擠壓乳房內的腫塊,希望將裏面分泌出的乳汁擠出來,想法很樸素,但是,基本是行不通的。大力的按摩帶來的疼痛,會導致乳管痙攣,淤積的乳汁沒有出路,而壓力迫使乳汁勢必滲出到組織間隙中,招致免疫細胞攻擊,這就是局部的紅腫和疼痛的原因。2. 抗生素。乳汁淤積後,人體會有發熱,這時基本是“吸收熱”,驗血常規,基本都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升高,使用抗生素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其實,國際上早有定論,乳腺炎早期根本無需使用抗生素,這時最需要的是:排空乳汁。我在臨牀上治療的上百例乳腺炎基本不使用抗生素,就算膿腫形成,也無需使用抗生素,患者都能順利痊癒。3、停止哺乳。這樣做的後果,導致乳汁淤積加重,新產生的乳汁爲細菌提供了充分的養料。更糟糕的是,寶寶使用奶瓶喫奶了,不可避免的出現“乳頭混淆”,即使這次乳腺炎僥倖痊癒,孩子對媽媽的乳頭、乳汁已經不認可了。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我經常和患者說:越自然、越簡單的辦法越是好辦法。1. 排空乳汁。正常哺乳時,無需每次哺乳後排空乳汁,但是,乳汁淤積的患者,最重要的環節是排空乳汁。首選讓孩子吸吮,次選手法按摩排乳。擠壓按摩的部位是乳暈部位的輸乳竇,千萬不要按壓腫塊部位,也不要向乳頭方向推擠腫塊。正確的按摩需要模擬孩子吸吮乳頭的動作,有些技巧,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這時,有經驗的人士可以幫上忙,但是,如果使用的按摩方法是“有力的大手按壓、推擠腫塊”,您還是讓她回家吧。吸奶器排乳不是一個好方法,使用不當,會加重乳頭水腫、延長病情,不推薦使用。2. 儘量不要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乳汁淤積伴有低熱是可以哺乳的,而抗生素的使用會干擾哺乳,也會使乳母產生耐藥菌,危害甚於乳腺炎。激素更是不應該用於哺乳媽媽,激素降溫立竿見影,但後患無窮。記住,迅速降溫不能說明遇到了“神醫”。3. 局部外敷。乳汁淤積的初期,建議局部冷敷。目的在於:①減輕疼痛,②減少滲出,③減低局部代謝率,暫時減少局部乳汁分泌。通過這樣處理,如果乳汁通暢,積乳排出,就可以繼續正常哺乳了。如果疼痛減輕,腫塊侷限但仍然不能完全排出,可以在24小時之後進行熱敷。目的在於: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物質吸收。②擴張乳管,促使積乳排出。上述外敷過程一定不能弄反了,否則會促使疾病進展。順便提一下冷敷的介質。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一般是用發酵麪糰、土豆片、捲心菜等,現在,家家都有冰箱了,冰袋外裹毛巾效果更穩定持久。母乳餵養對母嬰裨益良多,切勿因爲不適當處理方式而中斷,希望每位媽媽哺乳的過程順利!

文章作者 | 宋暉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乳腺外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