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元至正二十七年十一月,朱元璋命中书左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徐达这个左丞相,次于李善长的右丞相。此时的朱元璋称王建府,因袭元制尚右。徐达有大将军之实,征战在外,不会关注中书省事务,但朱元璋拜其为左丞相,也是托以军政要务,以示倚重),常遇春为副,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

“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而达尤长于策略。遇春下城邑不能无诛僇,达所至不扰,即获壮士与谍,结以恩义,俾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明史·徐达传》)

朱元璋把徐达喻为“万里长城”,说:“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徐达北征追击残元,为何朱元璋说穷寇莫追?明朝北方边患早注定!

朱元璋

徐达也不负带头大哥朱元璋的厚望,覆灭元朝后,继续征讨北元,打得元大将王保保、张思道、库库及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等落荒而逃。

汴梁誓师,朱元璋授旗,徐达曾请命:直捣元都后,是否追亡逐北,对残元势力集团赶尽杀绝。

朱元璋自许天命:“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明史·徐达传》)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不免了一统中原、小富即安的传统心理,担心元帝国邀约外援势力卷土重来。蒙古帝国横跨亚欧大陆,版图辽阔达三千万平方公里,采取地方分权制度,将疆域分为元帝国、吐蕃宗教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等六大子国。元帝国由原来的西夏、金、宋和大理及蒙古本土组成,其皇帝由蒙古大汗兼任。明军攻占大都时,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已亡,吐蕃宗教国独自为政,而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势力还很强大。虽然史料未载朱元璋害怕三大汗国举兵合围,但未必不存在那种担忧。更何况,在举全国之力征战元帝国前,他相继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诸路反王,也是严重损耗了内力。

朱元璋对徐达交代的任务,徐达确实完成得很好。他的大军水陆并进,攻城略地,很快攻克通州。

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在大都清宁殿,召集众臣及三宫后妃与皇太子,召开元帝国在中原的最后一次国务会议。他正式宣布将逃往上都,遭到了知枢密院事哈剌章(脱脱之子)、宦官赵伯颜不花力谏不可,说他应当死守元世祖的天下。

顺帝叹息说:“今日岂可复作徽、钦!”(《元史·顺帝纪十》)

徐达北征追击残元,为何朱元璋说穷寇莫追?明朝北方边患早注定!

元顺帝

二百四十一年前的靖康之难,虽然是元帝国灭掉的女真金国留给中原宋朝的奇耻大辱,但是,元帝国统治中原八十九年,更是推行惨绝人寰的民族屈辱政策,逼迫着中原百姓在暗黑的铁蹄之下,不断发起连死都不怕的抗暴运动。

这天夜里,元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仓皇出逃,逃往上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

也因为朱元璋的“不烦穷兵”政策,留给了蒙古势力重建北元帝国机会,导致明王朝的北方边患不息,变本加厉。除了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差点倾覆明朝外,嘉靖年间遭受的鄂尔多斯首领吉囊汗和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强悍好战,多次攻破长城,深入中原腹地,烧杀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吉囊汗和俺答汗,都是元顺帝之孙、蒙古帝国第十七任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的六世孙达延汗的孙子。他们带着复仇的心理,意图再创成吉思汗的霸业。

而在洪武初年,虽然北元换成嗣主爱猷识理答腊,力图中兴元帝国,不甘心中原统治的失落,不时侵袭北方边境,但是,徐达坐镇北平,戍守边防,使北元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当然,徐达也曾在洪武五年,与大都督府左都督、左副将军李文忠,征西将军冯胜,兵分三路,各率五万人马,进攻北元。

徐达北征追击残元,为何朱元璋说穷寇莫追?明朝北方边患早注定!

朱元璋与徐达

徐达亲领中路大军,由雁门直逼北元都城和林。先锋、都督蓝玉小胜蒙古悍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佯败,且战且退,将明军骗至和林,惨遭王保保及其手下大将贺宗哲在漠北合围伏击。

徐达轻敌冒进,决战不利,伤亡数万人。

朱元璋应该是早料到火拼难胜,但因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更没有追其统兵失利、作战战败的严重问题。

毕竟,徐达为他拿下了关内辽阔的疆域,实现了他一统中原的帝王梦。

毕竟,他还得依靠徐达等为他守住北部边防。他的儿子们还很小,不能取代悍将们的重要作用。即便冯胜被揭发私藏驼马,朱元璋也是不赏不罚,还将冯胜的女儿指婚给皇五子做了周王妃。

徐达北进不了,北元南犯苦难。两军僵持在长城内外。直至洪武十四年正月,元太尉乃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伐,使之不敌而逃。

徐达北进不了,北元南犯苦难。两军僵持在长城内外。直至洪武十四年正月,元太尉乃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伐,使之不敌而逃。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的第一幕,就是表现此战,朱棣收服乃儿不花,但主要是表现燕王朱棣的英勇宽仁。

这无可厚非,对乃儿不花一战,也是朱棣亲征。朱棣也说,他所有打仗的本事都是徐达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