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当过和尚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那些大部分都是看破了世俗,看淡了名利才出家为僧的,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完成了从和尚到皇帝的逆袭,不过要是仔细分析的话,朱元璋只能算是半个和尚,在当时出家只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佛教的经典,他一窍不通,并且很多时候能看出来,朱元璋非常耻辱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成为皇帝之后,对于当时做和尚的那段时光视为禁忌,任何人不能在他面前提到关于和尚有关的话题,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行。

当过和尚又最终成就霸业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对于那段不光彩的过去统统不愿提及,但是凡事无绝对,历史上还真有是和尚出身,成为皇帝之后,不仅不反感自己的过去,还娶了一位尼姑做妻子,成为一时佳话,这个人就是高昙晟。

高昙晟身在隋末的乱世之中,面对着动荡的天下,高昙晟领导了起义,并且很快的在起义军中打响了名头,而他出名的原因并不是他的队伍有多么的强大,而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和尚,并且还是经常念经送佛的和尚,虽然身在佛堂,但是高昙晟一样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想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伟业。

隋末天下动荡,杨广的暴政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人民生活非常疾苦,于是纷纷拿起武器进行反抗,有了第一个带头的之后,起义军层出不穷,慢慢在整个国家兴盛起来,各地都有著名的起义军,其中李渊家族和瓦岗寨就是最大的两个。

在这样四处纷争的时刻,正是建立千秋功业的好机会,高昙晟又怎会在庙里苟活,于是他早早召集人马,并且让他们都出家为僧借此掩人耳目,背地里却一直在谋划起兵之事,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终于左等右盼的高昙晟找到了机会,就在唐朝建立之初,天下的纷争还远未停止的时候,各地军阀依旧暗地里较劲,表面上李唐是正统,在地方上大权还是掌握在手里有兵的人手中,高昙晟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就趁着当地的县令在做法的时候,率领自己的和尚兵踏出了第一步,他亲自带领着五十多个手持武器的僧人冲向高台,把正在祭祀的县令乱刀砍死。

台下的百姓纷纷吓坏了,他们没有想到平日里慈眉善目的老实和尚却有着如此的行为,不过在联想到县令恶贯满盈让当地的老百姓吃了不少苦之后,百姓们纷纷叫好,并且还非常高兴终于有人除掉了这个恶霸。

高昙晟早就料到自己会赢得百姓的支持,于是他接着站在台上,为百姓们描绘自己的宏伟蓝图,煽动百姓们跟随他一起建立一个平等的真正属于百姓的国家,让他们跟随自己英勇起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为在底层生活的人民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高昙晟参加起义,至少可以暂时保全性命,就是借着这个机会,高昙晟很快拉起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

按理来说此时的高昙晟有了数千兵马,还有一座县城作为大本营,高昙晟也能算上小有名气了,但是毕竟是一个半路出山的和尚,很难有长远的见识,慢慢地高昙晟开始变得十分膨胀,得意忘形的他开始自称“大乘皇帝”把自己的一座县城作为王国,不仅如此,称帝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荒唐的高昙晟还派人前去搜刮漂亮的尼姑来给他当老婆,他说:给我个美貌尼姑当皇后!手下都被他的旨意惊呆了。在经过了精挑细选之后,选中了一个俊美的尼姑作为皇后,开始了自己的统治生涯。

就是这样,作为一个土皇帝也罢了,只是他的野心早已无法控制,他觉得自己的领土实在是太小了,很不满足,于是下令拟定“圣旨”,让附近的实力都来依附他,其中就有一个当地的大军阀高开道,实力强大,有数万人跟随,比起高昙晟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接到高昙晟的“诏令”之后,高开道冷笑一声,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身边有一股起义军,竟然建立了国家,本来不愿搭理们的高开道决道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定好好地收拾一下这些不自量力的家伙,虽然高昙晟的实力不咋样,但是采取强攻的话,高开道必定会有所损失,在苦思冥想之后,高开道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他给高昙晟写了一封信,信中非常诚恳表明自己要归顺的决心,高昙晟在接到回信之后,兴奋地忘乎所以,想都没想就把城门大开迎接高开道前来,但是入城之后的高开道开始了杀戮,后悔已经晚了,高昙晟也死在了乱刀之下,就连自己漂亮的尼姑皇后也被高开道强行夺走,不进占了他的地盘,还收编了他的军队。

就这样高昙晟苦苦打下的江山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也成了刀下亡魂,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和尚出身,他的计谋和心智比起朱元璋来说差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