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 王石爬山途中拍攝

文|風馬牛()

萬科成立 20 週年的時候,王石出了一本自傳,書名叫《道路與夢想》。在這本書中,王石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回顧萬科的發展過程,描繪公司的遠大未來。有人評價說,這本書不僅是一位優秀企業家的人生心路,也是一部企業成長的真實記錄。
一晃 15 年過去,王石和萬科都發生了諸多改變。過往的經歷,近年來的變化,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沉澱爲一本新書——《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 40 年》。
2019 年底,在這本新書出版後不久,風馬牛的小夥伴們採訪了王石先生,請他聊了聊這本新書,以及他的改變。
風馬牛:讀了您的新書之後,我們總結出幾個詞:改變、現代化、反思、超越。我們從改變說起。您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一路走來,您覺得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王石:最大的改變,應該是慢慢地從不自信到自信吧。這當然有一個過程。很多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我是不大同意的。你想想,失敗一次,再來,然後再失敗,哪還有勇氣,哪還有機會,哪還有能力去成功?
應該是積小勝爲大勝,積累一個一個的小成。當然,這中間可能有失敗,失敗可以有很多,但絕對不能致命。從量上來講,成功至少要佔 51%,失敗的時候少於 49%,做到這樣,大家都把你當成「常勝將軍」了。
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一個一個的小成功,會讓人逐步地有信心。所以一開始目標不要太大,定小目標,你把它完成之後,可以再做一個,然後再做一個……只要大方向不受影響,即使過程中遭到挫敗了,繼續做下去,也還具備成功的條件。要積累經驗,積累小勝,小勝多了,你就會覺得很成功了。
風馬牛那您怎麼看待您曾經遇到過的那些挫折呢?
王石:挫折跟剛剛說的失敗還不太一樣,是兩個概念。挫折,把它克服了,就過去了。所謂的一帆風順,馬到成功,實際上是沒有的,就要在積累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去克服。
我覺得,面對挫折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失敗,做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你有沒有心理準備?心理預期是贏,結果敗了,這對人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你心裏認爲這個可能是不行的,你努力了,也還是有可能成的,不努力你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要做好不成的心理準備,萬一成了你滿心歡喜,即使遇到挫折,你也知道「我不行,下一回我再挑戰,我應該怎麼做」。所以,怎麼看待挫折呢?我覺得要把它當成一種常態。
風馬牛那就是要有很強大的內心?
王石:強大的內心也是要慢慢養成的。更多的是一個思維方式,你怎麼做預判。要有這樣的一個準備,「可能不行,但是我不放棄,我還要努力」。有沒有這個心理準備,是很不一樣的。
風馬牛除了改變,您在新書中也談到了「個人的現代化」。我們也知道,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是改革開放 40 週年。那麼,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點,在這 40 年裏,與您個人的「現代化」有關的事?
王石:我第一次到深圳是在 1979 年,當時我是作爲工程師來施工的,那個時候深圳還沒有建立特區,建立特區是 1980 年。
我到深圳來工作是 1983 年。來之前呢,可以說做好了準備,也可以說沒有做好準備。
沒有做好準備,是說之前沒有經過商,家庭也沒有經商的背景。自己是工程師,在外貿部門待過一段時間,但到這做企業,一點都沒有準備。
說是有準備呢,是此前自己當過兵,當過工人,當過工程師,當過建築幹部,還經歷過文革,也上過大學,所以經歷是非常豐富的。也可以說,在面對當時中國的變革開放,我是做好了準備的,因爲我想變。我急於變,之前沒有機會,這時抓到了機會。在深圳還沒有建特區的時候,我還想過去當海員。當海員可以出國,可以去世界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也可以說是準備好了。
至於印象最深刻,最難忘的,應該是第一年。之後慢慢地對做生意有了感覺,也有團隊,有經驗,品牌有知名度了,再怎麼難,我感覺都沒有第一年那麼難。
此外就是 1992 年小平南巡,應該說,事後才明白小平南巡意味着什麼,當時是體會不到的。之後的這種變化,真的是讓人感到非常意外。我記得當時《深圳特區報》有一句話,「東方風來滿眼春」,小平南巡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我有一年到法國參觀和平博物館,看到兩件反映解放之後中國變化的文物。一件是中蘇關係破裂時,《****》的「九評」,第二件就是改革開放時《深圳特區報》的社論。我沒有想到,深圳在中國現代史上扮演這麼重要的一個角色,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風馬牛您創辦萬科就是在深圳。如果拿您創辦萬科時的創業環境和當下比較,您覺得那時候和現在各自有什麼優勢、劣勢呢?
王石這個不用比較,現在環境好多了,要好得多。那個時候,企業下個月還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特區明年能不能辦,這也都不知道。那個時候是那樣的一個環境,完全是在嘗試,在試驗。現在,深圳已經成爲全國的創新典範城市,這不僅是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且未來還是一個參照的標本,這和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
風馬牛:但是現在一些年輕的創業者會覺得競爭很激烈,可能每天都會蹦出一個新的行業。
王石:那不正好帶來機會嘛。當然你要在傳統行業中創業,在傳統行業中突飛猛進都難;但是在新的互聯網時代,數碼經濟、生命科學經濟,以及各種的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型,應該是有機會的。
風馬牛:在《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 40 年》這本書裏,您也談到了「自我超越」這個話題,可否談一談該怎麼去做到自我超越呢?
王石怎麼超越自己?首先來講,你要想實現超越。如果你不都想這個事,當然就難了。
想實現超越,肯定是自覺到不足。比如我,實際不是想超越,而是想補短板。我是有自卑心態的。
當然有自卑心理,可以有兩種態度去處理。第一種,覺得不如別人,自嘆不如,那就妒忌別人,這是一種態度。第二種,很多方面你不如別人,但你有沒有「如別人」的地方?比如說剛上中學的時候,成績不好,語文、外語非常差,但是我數學非常好,再一個,我非常喜歡體育活動,從成績上講,我記得,跳遠得過第二名,推鉛球,最好的成績推是第三名。所以,有自卑心態,怎麼克服?就是去找,雖然我這個不行,但我那個行。也就是,你不行別人也不行,你就想辦法看能不能突破一點點;如果別人行,你就揚長避短。
能不能超越自己,還有一點,是能不能認知自己?不要看到自己的短板就放棄,恰好相反,如果你有短板、不足,你就補上去。甚至,哪怕是補不上去,也沒有關係,人生就是這樣,至少你努力了。
比如說,我的文筆非常差,所以我一定堅持寫日記,寫博客,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發一些東西,就是訓練我的寫作能力,就是要堅持。應該這樣說,寫作能力提高不大,但是有提高,至少我覺得還有潛力可挖。當然,我不是爲了要當一個作家,才這樣去提高,這樣去練,這就是來超越自我,就是這樣。
風馬牛您覺得,一個有創造力,能創新的人,還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王石:能不能創新?我覺得,第一個,是好奇心,你得有好奇心。第二個,要堅持,不能因爲一點挫折,或者是遭到拒絕,就選擇退縮、放棄。第三個,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氣。

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聯繫 | 微信 flfmn001
商務聯繫|電話 18610739616 微信 niuniu-fengmani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