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州市區新城清源路 “蒸鮮包子店”,此前被查出員工健康證過期,且後廚十分髒亂,牆壁上佈滿灰塵與蛛網,揉搓麪粉的案臺邊上有大量油污,還有 “防鼠防蠅防塵”三防措施不到位,不僅收到了《食品違法經營通知書》,門口還被貼上“黃牌警告”。爲破解困局,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推出“黃牌警告”措施,作爲警告、處罰的配合手段。

2019-04-04 16: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項銳

小餐飲店食品安全存隱患?溫州市監在店門口貼黃牌警告

4月3日,溫州市鹿城區又有3家小餐飲店收到了“黃牌警告”。這些警告,成人臉大小,被貼在大門等顯眼處,印着“食品安全隱患”等字。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效果顯著,商家立刻着手整改發現的問題,“因爲他們擔心生意受影響”。

今年年初開始,鹿城區出重拳整治小餐飲食品安全,除常規警告、處罰等措施外,還創新了“黃牌警告”。上述負責人介紹,實踐中發現,特別是在環境衛生整潔,餐、用具洗淨消毒,防蠅、塵、鼠,證照公示等“四大陋習”中,小餐飲店陷入禁而不止的怪圈。

“罰款不高,店家法律意識不強等等,都是‘四大陋習’難以杜絕的原因。”上述負責人說,特別是食品不得隨意堆放,必須有獨立的存儲空間;菜、碗不能共用一個池子洗滌,必須獨立分開等固定,法律雖禁止,但未明確觸犯後如何處罰,只能警告,責令整改。

爲破解困局,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推出“黃牌警告”措施,作爲警告、處罰的配合手段。溫州市區新城清源路 “蒸鮮包子店”,此前被查出員工健康證過期,且後廚十分髒亂,牆壁上佈滿灰塵與蛛網,揉搓麪粉的案臺邊上有大量油污,還有 “防鼠防蠅防塵”三防措施不到位,不僅收到了《食品違法經營通知書》,門口還被貼上“黃牌警告”。而如今的“蒸鮮包子店”,從天花板到地面都十分整潔,而且整個格局都發生了改變。店主楊先生說,貼了“黃牌警告”後,負面影響很大,客人明顯少了很多。他先是繳納了500元罰款,又請了施工隊,對後廚進行清潔、改造,重新安裝排煙管道和天花板吊頂,趕工了兩天,總共花了兩萬多元。

“通過‘黃牌警告’,讓全社會共同監督,正是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上述負責人說,目前,轄區已有20多家小餐飲店收到過“黃牌警告”,均在規定的三天內整改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