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忠華

在2019年12月22日舉辦的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年會上(點擊此處回顧年會報道),學會會員、編劇、導演張忠華出席併發言。

張忠華分享了自踏上電影之路以來的苦與樂,儘管曾經“爲了做電影特別遭罪”,但他表示“還拍上癮了”。其誠懇的語言和對電影事業的愛,令全場動容。

張忠華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年會現場

以下爲演講內容:

非常感謝學會、王會長,也特別榮幸今天跟很多前輩,還有優秀的電影人在一起。說實在話,我是一個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這個路子野得,我不知道今天這個話怎麼說。於是我今天給自己起了一個標題《一名編劇的導演之路》,主要講自己做編劇和導演十幾年來發生了什麼故事。
我從一開始,編劇跟導演就是一起幹的,什麼意思?其實我從小的夢想是當個相聲演員。爲什麼當相聲演員?因爲從小學到初中我的學習不好,身體素質也不好,一口齙牙,學習成績老是在班裏倒數。後來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站在舞臺上跟大家表演,說一段相聲、演一段小品逗大家笑,我就忽然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現如今,我做導演是17年,但是寫故事、寫劇本22年。起先就是從相聲、小品的段子開始寫,一直寫到高中。
2002年遇到一件事,我自認爲寫的劇本和表演都應該不錯了,於是去應徵陝西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會,結果拿着自己的劇本到春節晚會演播大廳連大門都進不去。武警問:“裏面導演認識嗎?”“不認識。”等了一下午劇本也遞不進去。後來因爲高考,就此小品演員的夢想就斷了。也就是在2002年,我的家人買了一臺松下的DS80掌中寶的攝像機,於是一口氣把我自己所寫的劇本拍出來,一直拍到今天。
現如今,我成爲一名編劇,我與許多劇作人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要給劇本找到投資。我找投資更難,原因是什麼?因爲我這十幾年拍的都是青少年兒童題材。到目前爲止,我自己的電影現金投資還沒有超過200萬,就這點錢比我們一般的融資還要更加難,結果我一拍拍了17年,拍到今天我還拍上癮了,寫兒童劇本也寫上癮了。
2003年到2007年是我電影事業的第二個階段。我以美術生的成績考上了西北大學文學院藝術系(2007年藝術系獨立成爲藝術學院)。我記得很清楚,2003年我帶着大學四年厚厚的規劃書,還有錄取通知書進入西大,成爲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大學四年卻拍了9部長片、11部短片,也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共青團的“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及北京大學電影節等各種電影獎項,那個時期基本是學生電影獎的大滿貫。
由於大學四年的電影成績突出,於是在2007年以特殊人才留校到西北大學藝術學院當了一名動畫系的教師。從2007年起,爲了找到投資,也經常來往北京和其它地方,但是在2014年左右,基本上就回到西安,一邊教書,一邊寫作。因爲2007年到2014年我拍了五部拿龍標的電影,但是電影做的自己越來越不開心。這可能是因爲我經歷了很多編劇同樣經歷的事情。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我人生的第一部拿龍標的電影,用了兩年時間改了112稿,幾經流轉了多家公司,2008年的金融風暴也影響了我,結果這個劇本兩年以後到了當地的一家影視公司,卻在拍攝的前七天,劇本被另外一位並列的導演徹底顛覆,除了人名留下來基本什麼都沒留下。那時,雖然每日在劇組裏心理備受煎熬,但是,我也就那個時候又做了一件事,劇組的每天早上六點半發車,晚上十點左右收工,我狠了一口勁,早上五點半起牀,晚上十二點睡覺,在非常掙扎的一個環境中我寫完了劇本《騾子的10000米》,最後央視給投資拍了。
後來又拍了兩部電影。到2014年的時候,我又遇上了比先前那個苦悶事更折磨人的事。電影拿了一個全國性的電影獎,走上了紅地毯後,本來可以住五星級的酒店,我沒有住,我和我的一位“北漂”的兄弟在前門租了一間40塊的房子住,我那晚住在那40元的招待所房間感覺特別特別踏實。雖然電影得獎了,但是那不是我劇作初心的電影,因爲仍有很多因素會干擾電影藝術的創作,那天晚上我給父母發了一條長長的短信。我用自己的生命和對生活的熱愛去寫故事,可是爲什麼拍出來的東西還不如我大學時期的作品。有一部片子是我大二的拍攝的,叫《紫陀螺》,現在上網豆瓣可以查,評分9.0。它的短視頻點擊率這幾年累計超過了兩個億。我弄不明白爲什麼現在有了投資、有了錢,但是拍不出我大學的味道。所以2014年以後,我義無反顧地回到西安,只寫劇本,等待機會。
張忠華編劇、導演作品《紫陀螺》
到2015年我認識了我的太太劉盼,2016年我們結婚,2017年,我“騙”了她的彩禮,啓動了我們的電影公司計劃,叫西安西席布魯兒童電影製片公司,專門做兒童片。然後她把彩禮錢打到我們的電影啓動賬戶上,她的銀行賬戶餘額顯示剩餘46塊錢。我答應她,我說你剩下的46塊錢,我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給你這46塊錢後面不斷地加0。然後拍了《樹上有個好地方》,就是今年金雞獎提名的片子。
張忠華編劇、導演作品《樹上有個好地方》
這十年來爲了做電影特別遭罪。2017年拍那部片子的時候,因爲這些年信譽和名聲積累起來了,大家認爲我還是做青少年不錯的,有很多的投資人也願意拿錢過來。我拍電影需要錢,但是我也設定了一個比較嚴格,看起來蠻苛刻的合作條件,就是如果不懂行,拿錢的別亂說話行不行?如果違背了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不懂得劇本,亂來那種騷操作,請你把錢拿走!結果,正因爲劇作人守住了劇作初心與合作的底線,使得電影最終成片皆大歡喜。到今天也讓我做到了,在西北那片地方,我說要拍一個300萬以下的項目,許多人可以不看劇本,你啓動我就願意跟投。其實這都是用汗水與淚水,一字一句,一個劇本接着一個劇本寫,一個電影接着一個電影拍,在煎熬與痛苦中走過來的,並且路還很遠很遠。
我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電影不是我的夢想,電影是我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謝謝。
張忠華
編劇、導演,1983年6月1日兒童節出生。2007年留校西北大學任教,現任西北大學藝術學院新媒體與動畫系教師。西北大學同慧影視創始人。他執導的《霸王年代》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青年影像單元最佳長片獎;編劇、導演作品《紫陀螺》獲得共青團中央“五個一工程”優秀電影獎,《樹上有個好地方》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入圍提名。
張忠華長期從事兒童電影劇本創作,擁有豐富的兒童影視實踐經驗。他倡導兒童影片以童心還原爲基礎,用簡單的故事訴說人生哲學,推動兒童元素的娛樂化電影發展,希望建立“中國兒童影視品牌”。

責編 | Nellie

E N D


商務及相關合作聯繫 ◇gangqinshi01 (添加時請註明身份)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