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奧兵敗泰國,無緣東京奧運會之後,關於中國足球的話題,再次形成熱點。

郝偉率領的國奧隊戰績糟糕,其實本在意料之中。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是,在受盡折磨的國奧隊回國之際,一則新聞再次讓廣大球迷大跌眼鏡。據媒體報道:此次征戰的球員,被要求每個人寫3000字的反思,對比賽進行總結。

中國足球需要反思 最該反思的是朝令夕改

3000字的反思!確定嚴肅認真而不是開玩笑嗎?中國足球江河日下,誰纔是最最最該寫3000字反思之人?

是誰?朝令夕改,朝三暮四,一個國奧隊主帥,從孫繼海到希丁克到郝偉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叫人如何備戰?

是誰?朝秦暮楚見異思遷:今天學巴西明天學德國後天學西班牙,屁股沒捂熱,又想學法國,怎麼形成風格特點?

是誰?一會一個“新政”,轟轟烈烈開始,搗鼓搗鼓,最後悽悽慘慘收場,哪裏看到成果?

又是誰?在一次又一次折騰中,無視足球發展規律,讓中國足球與世界水平越走越遠,同時也被鄰居日韓遠遠拋在了身後?

所以,誰才最應該寫3000字反思?

不點名,你懂的!

最近足壇發生的另外一件事,不由得人不拿來作對比。

因爲幾乎就在國奧小將在泰國“被虐”的同時,第98屆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全國大賽總決賽的冠軍之戰,在埼玉2002世界盃體育場上演。這場比賽吸引來了56025人現場觀戰,再度刷新了入場人數紀錄!

“第98屆”“高中足球”和“56025人”等字眼,吸引着不少中國球迷的眼球。

每年從8月份開始,日本各地區就開始了全國大賽的地區選拔賽,有4000多所日本的高中參與到這項比賽中,直到當年的12月底,所有四千多支球隊中,將會有48支球隊脫穎而出,進行爲期不到兩週的全國大賽。

每年參加預選賽的高中球隊都是在4000支以上,也就是說踢球的總人數至少超過了10萬。這十幾萬踢球的高中生,便是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的龐大基礎。

這個在日本萬衆矚目的中學生賽事,也成爲了日本足球的人才庫,有很多日本的職業球員甚至是國腳,都是通過日本高中聯賽的舞臺進入日本職業俱樂部的視野。像中田英壽、中村俊輔、本田圭佑、吉田麻也、淺野拓磨等國腳都是在這個賽事中被髮掘出來。

日本足球厚積薄發

運動會慘敗樹百年方針

事情比較湊巧的是:這個創辦於1917年的日本高中足球賽,最初的誘發因素,竟然是拜中國足球隊所賜。

1917年的第三屆遠東運動會在東京召開,當時日本足球的整體水平非常差,對,非常差!

他們被中國足球隊擊敗,比分是5:0,主場作戰還是五球慘敗,這也引起了日本民衆的震動,同時給了他們很大的刺激。

馬上,爲了提高足球水平,日本開始在國內舉辦各種的足球比賽,其中就包括了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的前身:《每日新聞》大阪分社組織的“全日本足球優勝大會”,時間就是1917年。

日本足球的起點,遠遠不及中國。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中國足球曾經是亞洲強隊。10屆遠東運動會,中國足球隊9次奪冠。

日本足球用了近百年的時間,取得今天的成果,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反思)。

其實,日本足球全面超越中國,也不過是最近二三十的事(雖然日本隊在1968墨西哥奧運會拿過銅牌,那也是曇花一現。)在1998年舉行的戴拿斯杯(東亞杯前身)中,國足憑藉着黎兵的兩粒入球,以2∶0擊敗日本。此後的21年間,中國隊面對日本未嘗勝績。

這場比賽,可視爲一個分水嶺吧!

中日兩國職業聯賽(或者說足球改革)幾乎是同時起步,日本足球在川淵三郎的帶領下,1993年J聯賽創辦,以聯賽爲龍頭,同樣是經歷了種種困難,聯賽的建設,國家隊的建設,青訓、校園足球的發展等,也並非一帆風順。但是人家尊重規律,一直堅持。日本的“匠人精神”也在足球領域有所作爲。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日本旅歐球員多達四五百人(各年齡段),而入選國家隊的旅歐球員,常常多達十七八人。(目前中國國家隊旅歐球員也就是“全村的希望”武磊一人。)日本足球的進步歷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而現在,日本足球正朝着他們的“百年計劃”穩步前進。

超級主帥難救國足

做好校園足球纔是正路

反觀中國足球,似乎又在“命運的輪迴”中開始了新一輪的推倒重來。足球高官近期動輒來點“驚人之語”,挺嚇人的。

能否,咱們的足球大員,上任之時,先看看自己的前任,做了些什麼?成敗得失何在?或者,也看看咱們的鄰居,取得這樣的成績,別人是怎麼做到的。

比如,別的暫且不提,誠如大家所說的:大力發展(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那麼,要大力發展青少年足球,大量的基層足球教練從何而來?誰來教小朋友們踢球?讓語文老師來教嗎?這恐怕不是好事。

你的足球是語文老師教的?這有點像罵人的話。

看看日本怎麼做:J職業聯賽誕生後不久,1994年,日本足協前瞻性地提出了“培養9000名C級資格教練”的五年計劃,通過各類講習會和考覈,培養了大量的基層足球教練。全日本足球教練資格化時代就這樣到來了。

至今,就有不少日本的足球教練活躍在東南亞各國,當你驚歎于越南、泰國足球的進步時,其實是有日本足球教練的功勞。甚至在中國,現在也能看到不少日本足球教練的身影。

或者換個思路,與其我們再花天價請來一個歐美大牌教練,還不如拆分爲請100個,1000個,甚至是請10000個高水平的足球青訓教練。可以是五大聯賽,也可以是日本的教練。

李商隱有句詩:東風無力百花殘。

這裏借用一下,日本足球百花齊放,是因爲“東風”給力!若是“東風”無力,豈能苛求百花爭豔呢?那麼不妨,咱們再借一次東風,讓它吹拂青訓的大地,吹拂校園足球的每一個角落。吹出中國足球的一番新景象。

作者寄語

日本足球,是面鏡子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像杜牧在《阿房宮賦》裏寫的:嗟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搞足球,也是如此,吸取教訓。

勿使後人復哀後人。

如此,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對我們來說,日本足球,是面鏡子。

新快報記者 王會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