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石楠花氣味的討論,在武漢人的朋友圈內已持續了差不多兩週。網上還出現了各種花式吐槽法,比如有人制作了石楠花綠豆湯、石楠花炒蛋。

此前鏈接:

武漢各大高校的這種花開了!學子們哭了:真讓人“左右爲楠”

用石楠花做菜是什麼味道?真有武漢人敢作死喫了……︱早安武漢(語音版)

種植石楠花的城市不僅僅是武漢,在鄭州、南京、上海等地都有分佈。不過,似乎武漢的石楠花受到更熱烈的討論。正如櫻花讓武漢市“櫻花第一城”的美名傳遍全國一樣,石楠花在網絡上聲名遠播,傳遞的同樣是城市形象的一個側面。這倒也不至於是什麼“壞名聲”,但總歸不那麼令人愉快。

武漢人花式吐槽石楠花,不能僅僅當作一個玩笑而已

這幾年,關於石楠花的討論,幾乎每年4月花開的時候都會出現。總是先由市民吐槽,再由園林部門解釋回應。等到這個過程結束,石楠花的花期也差不多自然終結,話題逐漸淡去,下一年再開始一個新的循環,人們仍然在石楠樹的“夾道歡迎”中掩鼻而過。據資料,近10年來,武漢有計劃地在城區種植了不少石楠樹。

園林部門解釋,石楠花好處多多,比如降塵環保、比如四季常綠、比如外形美觀易修剪。石楠花的氣味雖然令人反感,起碼談不上“有毒有害”,對健康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從園林專業角度看,這麼說,好像也對。不過,石楠樹在人羣密集的區域種植,與人們近距離接觸,校園裏、小區裏、馬路邊隨處可見,客觀上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不僅是園林這一專業領域內部的問題,也不能限於一個單純業務上的考量,而是要作爲一個公共問題來對待。

武漢人花式吐槽石楠花,不能僅僅當作一個玩笑而已

公共問題中一個關鍵要素,是大多數人的感受。如果很多人無法接受石楠花的氣味,那就不是一件說笑而已的小事。園林部門作出的解釋,即使說明了石楠花具備一定的功效,卻很難提供足夠的“不可替代性”。有沒有替代樹種?哪個城市都有降塵環保的需要,爲什麼石楠花沒有在其他地方引起這樣熱烈的議論?僅僅一句降塵環保、無毒無害,恐怕是不能服衆的。

每一個生活在城市裏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環境足夠舒適宜人,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提出比“無毒無害”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不是隨時會與刺鼻沖人的氣味不期而遇。換句話說,充分考慮市民的感受,那麼“異味”本身就是一個足夠顯著的問題,花式吐槽也就不能只當作“智慧在民間”的玩笑,吐槽就是民衆在投訴。

石楠樹到底該不該種,怎麼種,需要更明確的說法,更應體現出讓市民可感可見的變化。如果現狀無法改變,至少需要更加充分的理由,表明我們這裏很特殊,不種石楠樹不行。

長江日報評論員 楊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