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肺癌復發的“根源”被曝光,徹底解決化療耐藥性問題!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療初期效果不錯,但是接下來就會產生耐藥性,後果致命。那麼,如果醫生可以及早發現病人產生耐藥性,是否可以找出應對的方法來避免或者解決這一問題呢?目前,來自西南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找到答案,確定腫瘤細胞的35-基因最可能對化療產生抵抗性。發表於《細胞》雜誌上的文章指出靶向對化療產生耐藥性的肺癌新藥,並可以在第一時間阻止這種耐藥性的產生。

研究人員表示:“化療後癌症復發是肺癌治療失敗的最大因素,這些新發現爲我們提供瞭如何避免這一情況出現的新思路。”

“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大約70%的肺癌會對標準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在此次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35-基因信號最易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繼而,研究人員使用人類腫瘤的基因檔案比對了這一抵抗生物標記物,數據顯示,這一抵抗生物標記物與非小細胞肺癌的復發密切相關。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隨着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越來越大的抗藥性,它們會釋放大量的酶,這些酶通過打開和關閉基因進一步誘導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抵抗性。

“爲了在充滿毒性的化療中生存下來,癌細胞運用這些酶來重組和改變基因表達,通過這一過程,癌細胞可以很快適應充滿毒性的化療環境。因此我們只需要找到抑制這一酶的分泌,就可以找到肺癌復發的弱點,從根本上預防肺癌的復發。”(Heather_z727 20541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