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嫺在她的小說《荷包裏的單人牀》裏有一段話廣爲流傳: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現實中,卻還有一種情形更讓人動容,那就是: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愛而不得,而是,我們明明彼此在乎,面面相對,你卻不再認得我”。

看到這,你一定猜到了:這描述的正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與自己至親之間相愛不相認的傷痛。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最近,我讀了一個繪本,剛好與阿爾茲海默症有關。

故事的編者達米安•瑪麗(法)是個漫畫編劇,而繪者洛朗•博諾則是法國新銳漫畫家,從2010年起陸續發表漫畫作品。

這一次,兩人合作共同繪製了一個父女由恨而別,因病修好的親情故事,而阿爾茲海默症正是兩人關係轉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個故事有個動人的名字,叫作《唯獨記得你》。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壹——

因憤恨而訣別——

弗洛朗先生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

他爲了心愛的女人背井離鄉、拼命工作,之後爲妻子挑選了她所鍾愛的房子,並且兩人有了一個女兒,名叫莉莉。

可是,好景不長。在莉莉5歲那年,弗洛朗的妻子突然離世。弗洛朗強忍着悲痛,作爲女兒日後唯一的依靠,他決心要好好愛這個孩子。

但進入青春期的女兒有一天突然指責弗洛朗就是殺死媽媽的兇手,認爲正是他和保姆出軌,才導致了媽媽的自殺。

弗洛朗想要解釋,但是莉莉沒有給他機會,而是冷冷地拋下一句:‘永別了’,就去和自己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從此,父女二人徹底消失在彼此的生活當中……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因失憶而相見——

後來莉莉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再次收到有關父親的消息時,弗洛朗已經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不再認識她了。

雖然莉莉在心中還是不認這個父親,但是她每週四一定要去探望自己的爸爸,否則心裏就過不去。

這一天,莉莉像往常一樣來到了養老院,但是他的爸爸卻走失了!

在尋找父親之前,醫生告訴她:弗洛朗的情況已經惡化,他非常暴躁,並且總是在尋找小時候的女兒。

莉莉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因真愛而原諒——

莉莉在海邊找到了父親,那個已經蒼老的身影讓她心痛。

弗洛朗雙腳浸泡在海水中,他痛苦地自言自語,說自己從來沒有背叛過妻子,而且因爲把女兒弄丟了而感到非常愧疚。

莉莉望着這個,她原打算痛恨一生的人如此脆弱無力,如此悔恨交加……,過去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莉莉想要安慰父親,卻被拒絕了。因爲弗洛朗根本不認識她。於是,莉莉答應弗洛朗和他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女兒。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因永別而懊悔——

因爲那一夜在海邊着了涼,弗洛朗染上了肺炎。

莉莉接到養老院的電話時幾近崩潰,卻拒絕丈夫陪同前往。她告訴丈夫,自己說被父親拋棄了並非實情。其實弗洛朗19年來一直在給她寫信,每週一封,可莉莉卻一封都沒有看過。

所以,莉莉要單獨面對父親,說出自己的懊悔。

當她來到父親的牀前時,弗洛朗竟然認出了女兒。莉莉由衷地對父親說出了對不起,並表示會一直陪在他身邊。

弗洛朗欣慰地笑了,之後就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貳——

很多人覺得,這個故事成功地以第一人稱再現了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在呼籲大家關注阿爾茲海默症人羣。因爲整個故事情節破碎,畫面陰鬱,除了莉莉走失時的亮眼黃色防水服,以及與莉莉相關的記憶以外,其他部分大多數以單調的昏暗色彩爲主。

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其實阿爾茲海默症只是作者想要表達主題的一個載體,《唯獨記得你》這本書真正的用意是開放的,它足以引發讀者更多的思考。而這其中,最明顯的指向就是如何處理好家庭中的親密關係。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近些年來,隨着“原生家庭”這一概念的普及與火爆,人們漸漸明白個人性格缺陷的形成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原生家庭,更有人會因此怨恨父母,甚至把對自己現狀的不滿也直接全部甩鍋給原生家庭。

但其實“原生家庭”概念的提出,本意是讓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與親人和解,與生活和解。

《唯獨記得你》這個故事,選取了阿爾茲海默症這個極端的生活情景,再現了親子關係之間的愛恨交集,並提醒我們什麼纔是真正的相處之道:

1、別始終被憤恨控制,拒絕溝通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

當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常常失去理智,任何解釋和勸阻都聽不進去。世界上有很多誤會都是這樣產生的。

莉莉堅信自己瞭解的情況就是真相,她覺得父親就是個渣男,因此一定要與他決裂,永世不再來往。哪怕父親每週一封信,堅持19年!

莉莉被憤怒和怨恨裹挾着,不給父親機會解釋,更不給自己機會放下。

可世事常常比我們想象得複雜,也許事情並不如你所想,即使如你所想,也另有苦衷。

情緒激烈時,一時難以控制也是有的,但總要在平靜之後換個角度想想,或者給人表達的機會。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2、人活在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親子之間的愛因爲血緣關係,常常是無條件的、不由自主的。

當莉莉得知父親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已經不認得自己時,正是這種割捨不下的血緣關係,讓她去靠近父親、關心父親。

在父親病情惡化以後,殘存的記憶只剩下尋找失去的女兒時,莉莉才從那份連病魔都滅不掉的牽掛中明白:自己對於父親來說是多麼重要。因此,她放下了所有的怨恨,在陰沉的海邊第一次用愛擁抱自己的父親,終於與自己、與過去和解了。

父親出軌,母親因此自殺,女兒爲什麼能原諒這樣的爸爸?

3、疾病無情,唯愛永恆

我曾經爲了尋找弗洛朗出軌的蛛絲馬跡,前前後後把書翻了好幾遍,生怕漏掉一個細節,卻依然一無所獲。

最終我忽然明白,就像莉莉所說:“沒有人能夠理解,沒有人知道答案。不管是他,是我,還是醫學……”

這世界上有太多事情,可能永遠不能找到答案。但在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的面前、在生死兩茫茫的分別面前,這些實在無足輕重。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是永遠無法斬斷的。不到失去,你永遠無法知道你們之間的愛對於自己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學會原諒、學會放下,就是我們面對親情中的傷痛時,最好的自我救贖與良藥……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原書《唯獨記得你》)


—— 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