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日說,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孟瑋說,2019年,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作爲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原標題: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日說,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爲1.2%,優於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

孟瑋說,2019年,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作爲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19年底,163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29個,尚未完成整改的34個問題與新披露的152個問題合併建立臺賬,也正在紮實推進整改。沿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礦庫污染治理等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取得明顯成效。長江干線1361座非法碼頭已徹底整改,兩岸造林綠化1318萬畝,基本建成長江兩岸綠色生態廊道。

她介紹說,不斷優化長江經濟帶新興產業佈局,重點支持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建設;推動長三角城市羣、長江中游城市羣和上游成渝城市羣發展,承載力和綜合功能不斷提高;支持上海崇明、湖北武漢、重慶廣陽島、江西九江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和浙江麗水、江西撫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加快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印發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孟瑋說,在改革創新方面,共抓大保護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建立“負面清單指南+沿江11省市實施細則”的負面清單管理體系;完善“國家—省—市”三級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長江保護法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