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理財不可能三角:任何一款理財產品不可能同時滿足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沒有完美的理財產品,但可以利用不同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既然任何理財產品都逃脫不了不可能三角的約束,那麼我們在挑選理財產品時,就可以從收益、風險和流動性3個方面去判斷是理財產品的優勢是什麼,從而合理投資。

來源:菜鳥理財創始人洪佳彪

原標題:2020理財快人一步,先從這3點開始

2020理財如何快人一步?先從這3點開始

轉眼間,不僅2019過去了,連2020的第一週都要結束了。

2020年,你有什麼目標和夢想嗎?是不是又打算過完春節再想呢?然後拖一拖,今年就又過去倆月……

老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早預早立總是好的,在理財投資上更是如此。

所以,是時候想一想今年自己的收入目標、財務分配和理財計劃了。

爲了幫你更加合理的制定計劃,今天打算和你分享3個關於投資理財的道理,我把它們稱爲理財的三大定理,因爲只要你接觸理財就逃不過這三大定理的支配。

1

理財不可能的三角

任何一個理財產品,都存在這樣一個【不可能三角】:不可能同時具備高收益、高安全性(低風險)、高流動性。

2020理財如何快人一步?先從這3點開始

換句話說,任何一個理財產品最多隻能滿足其中兩個角:

要麼高收益、高流動性,但是安全性低也就是高風險,比如股票;

要麼高安全性、高流動性,但是收益低,比如貨幣基金、智能存款。

還有最後一種情況是高收益、高安全性(低風險),但是流動性低。

實際上,這種情況不會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即使出現也不可能長期存在。

這裏就要說到理財的另外一個核心理論:理財收益和風險成正比,收益越高,風險越高,也就是安全性越低。

以投資房產爲例,我們來理解一下收益與風險的關係:

早些年,只要買入優質房產,轉手就能賺錢,好像是打破了高收益低風險的規律。

但是很快,大家都來炒房,這時候炒房的成本在增加,也就是潛在虧損的風險在增加,同時房價上漲空間變小,相應炒房的收益也就降低,而且還有各種政策限制流動性,變現越來越難。

到現在來看,炒房很顯然變成了高風險低流動性的投資,而收益還很難保證。

換句話說,如果這個世界上存在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那麼一定會迅速吸引大量資金進入,從而抬高投資成本拉低投資收益。

從現在開始,你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收益和風險就像硬幣的兩面,高收益背後必然是高風險,而長期高收益還要通過犧牲流動性才能達到。

既然任何理財產品都逃脫不了不可能三角的約束,那麼我們在挑選理財產品時,就可以從收益、風險和流動性3個方面去判斷是理財產品的優勢是什麼,從而合理投資。

比如國債,收益低風險低期限長,那麼國債的優勢就是安全性高,適合長期保本投資。

再比如股票,收益高風險高期限靈活,那麼股票的優勢就是收益高,適合閒錢投資,因爲高收益背後是高風險。

還比如餘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收益低風險低期限靈活,那麼餘額寶的優勢就是期限靈活,適合日常現金存放。

因此,雖然沒有完美的理財產品,但是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理財產品的優勢,去爲我們的理財目標服務,從而構建適合自己的完美的投資組合。

2

複利三要素:本金、收益率、時間

理財要想長期賺錢,離不開復利效應。

複利就像滾雪球,剛開始的雪球就是你的本金,坡道長短就是理財的時間,而坡道上雪的溼度就是理財的利率。

如果原始雪球大(本金多),坡道上的雪越溼越容易滾大(利率高),坡道長(時間長),那麼最後的雪球就越大(賺到的錢越多)。

滾雪球很形象地指明瞭複利的3個條件:本金、收益率、時間。

對於普通人來說,本金取決出生和收入,收益率取決投資能力,唯有時間可以主動選擇。

因此,我們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就是:

和時間做朋友,儘早理財,儘量延長滾雪球的坡道,財富才能越來越大。

所以,理財不要老說沒錢沒錢,重要的是趕緊行動起來,充分利用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在理財這件事上,你不要高估一年的回報,但也不要低估十年的回報。

除了時間要持久,收益率也非常重要,如果利率跑不過貶值甚至爲負,那麼時間越長,實際上虧損越大。

2020理財如何快人一步?先從這3點開始

就像是坡道上並沒有雪,雪球滾下來,結果是越滾越小。

在收益率這個因素上,還有一點至關重要:不求高,但求穩,儘量減少虧損。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常見3種收益表現來證明。

假設有三種收益表現:第一種是盈利50%和虧損20%交替出現;第二種是每年盈利15%,最後一年虧損一半;第三種是每年盈利15%。

請問同樣連續投資20年,哪一種收益最高?

答案看下圖:

2020理財如何快人一步?先從這3點開始

每年盈利15%完勝。這可能顛覆了你的感覺,但事實確實如此。

第一種情況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很多“股神”一提收益就是今年賺了50%甚至翻倍,但是從來不說年均收益是多少。

很多人理財也是這樣,一上來就問:有沒有20%以上的收益?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即使今年有又怎樣呢?一年20%你就能財務自由啦?

要知道,巴菲特投資52年的複合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19%,這已是神一樣的回報了。

如果你報抱賭一把就跑的心態來理財,我勸你早點放棄,因爲虧錢最多的就是這種人。

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對比,足以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你只要犯一次嚴重的錯誤,那麼20年下來你的財富可能會縮水三分之二。

總而言之,在制定收益率目標時,要儘量避免虧損,確保收益率的穩定性。

3

不懂不投

很多人理財,對收益率高低沒什麼概念,15%都嫌低。從來沒想過:你憑什麼能賺15%呢?

你瞭解你投資的產品嗎?你瞭解別人的投資水平嗎?你甚至連自己的投資水平都不清楚。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經常提到一個概念【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內進行本壘打。

簡單來說,投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內,不碰超出自己能力圈的投資。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兒,這隻能說明你已經站在能力圈外了。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投資切記不懂不投。

有句話說得好,投資的本質是個人認知能力的變現。所以,在投資理財的領域,不懂的東西就千萬不要碰,如果想碰又不怕麻煩,那就先搞懂再做決定。

如果你想投,首先要做的是通過學習研究擴大自己的能力圈,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最近有一段話很好詮釋了這個道理,送給大家:

你永遠賺不到

除非你靠運氣

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

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

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

都是因爲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

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

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

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匹配爲止

簡單總結一下理財的三個定理:

1、理財不可能三角:任何一款理財產品不可能同時滿足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沒有完美的理財產品,但可以利用不同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2、複利三要素:本金、收益率、時間。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長時間穩定的收益率實現複利。

3、不懂不投:投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內,不碰超出自己能力圈的投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