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esky天極新聞

原標題:保險所求不過”平安“二字,警惕以全額退保爲誘餌的詐騙

隨着國人對於人身平安意識的增強,配置保險成爲每個家庭的共識。然而,由於對保險知識的不瞭解,加上保險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泄露,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鑽空子,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2019年9月的一天,某保險公司客戶張先生撥打了保監會維權投訴電話,當天下午,保險公司接到通知,張先生要求全額退保,並舉報保單銷售人員銷售誤導。但在之後的調查中,工作人員發現張先生所投訴的問題並不存在,且在投訴時疑似身邊有人指導操作,後續覈實業務員銷售過程依據證據材料判定無責,正當工作人員準備幫助張先生做進一步處理時,當地銀保監會通知該保險公司,張先生撤訴了。

保險公司得知撤訴後向張先生了解情況,原來,張先生此前在朋友圈看到“代理退保中介”信息,對方號稱可以全額退保,想到自己最近手頭不寬裕,張先生就讓“代理退保中介”幫助辦理此事。但在對方指導惡意投訴的過程中,張先生由於意外出險,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保險可以理賠,馬上就進行了撤訴,並聯系對方要求退還之前繳納的3000元定金,但沒想到對方竟然威脅、恐嚇張先生不予退還。

近段時間內,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多起類似事件。有不法分子利用保險消費者不瞭解保單規則及僥倖心理,通過社交平臺、電話短信等渠道,向消費者發佈虛假信息,煽動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業務。事實上,所謂“代理退保中介”承諾的“全額退保”,都是黑中介打出的幌子和誘餌,其實質是“惡意投訴全額退保代理”。

這種行爲嚴重誤導了保險消費者,使其錯失原有保險合同的保障,以及再投保時面臨保費增加、甚至可能被拒保的風險。此外,不法分子還會向消費者收取代理費、手續費等高額費用,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保險消費者應警惕此類陷阱。

其實,保險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所求不過是“平安”二字,更應該明白“保額”比“保費”更重要這一點,投保保險之後若非必要原因,切勿輕易辦理退保,否則損失的就不是保費那麼簡單了。

同時,我們作爲保險消費者,在投保之前,要充分了解保險產品的相關信息,對於退保規則、除外責任、保險責任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以免因缺乏瞭解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若保險消費者在投保過程中或投保後若遇到任何保單方面的問題,建議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尋求解決方法,並通過正當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防範意識保平安,這樣纔不會給不法分子、不法機構可乘之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