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曝料因爲交車催付問題,威馬汽車杭州服務大使在朋友圈公開辱罵客戶。

  事件發生後,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陸斌也公開進行了道歉,表示將加強培訓管理,提高服務大使准入門檻,而當事人也已公開道歉。

  從表面來看,這似乎是相關員工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導致的,但事情背後的關鍵原因卻是威馬交車難。而在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的微博下面,也幾乎全是催促交車的評論。

  用戶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遲遲沒有交車,二是北京上海地區優先交車,其他地區譬如杭州一直沒有交車,三是退訂流程不完善。

  補貼政策調整 推遲交付 風險該誰承擔

  威馬採用的是一種訂單式的銷售模式,即交定金再確定交付時間,事實上大部分繳納定價的威馬EX5準車主都要在2019年1月甚至更晚才能提車。但部分準車反應在繳納完定金後才發現,2019年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會有退坡的風險,與此同時,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的補貼額度,均要以交付時的相關政策爲準,很多車準反應事先並沒有被告知,而是事後被告知將由車主本人承擔補貼退坡的差價,對於異地購車的消費者,也沒有被告知要預先支付地補。

  10月份以來超過百名的威馬準車主集體投訴,並組成了維權微信羣,矛盾的焦點在於這些準車主們認爲威馬沒有盡到告知義務,也沒有在官網和電商平臺上重點標註,對於車主的承諾不兌現,畢竟補貼退坡的差價和支付2.75萬的地補會增加購車成本,潛在風險也很大,也正以爲次引起了他們的牴觸和反感。

  關於交付,威馬之前承諾在年內交付一萬輛,在9月28日舉辦了交車儀式,打出有諾必踐的口號,但被爆出交車儀式當晚的貨車僅僅是饒了廠區一圈,並沒有真正出發交付,而到目前爲止也只有北京上海有少量交付,有溫州準車主指出,交車儀式上準備交付給當地的8輛車也沒有完成按時交付,也就出現了大量車主在沈暉微博催促交車的現象。

  威馬承諾:補貼按2018年政策執行

  退訂風波後,威馬陸斌在個人微博發佈了一則說明,聲明中說明對於退車的用戶將退還全部定金,並退還在電商平臺上承諾的現金權益;對於繼續購車的用戶,仍需支付地補,通過地方相關部門審覈後返還車主,並提供一定的權益補償,如未能通過,威馬將提供5萬元的同品牌置換權益。

  至於交付問題,威馬錶示如2018年內推遲交付未影響享受補貼政策的,威馬以積分補償,因推遲交付不能享受2018年補貼政策的,威馬承諾以2018年補貼政策執行 。關於交付時間問題,說明中表示用戶自2018年11月15日起,在訂單詳情中查看具體交付日期,至於何時能大量交付並未提及。

  總結:

  在造車新勢力的大軍中,威馬的關注度頗高,從技術、品牌調性、產品力等方面來說,威馬相對來說還是靠譜的。但最近威馬在交車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好在威馬能夠及時的站出來,積極地面對和解決問題,也希望威馬能夠妥善處理這些問題,交車流程更加公開透明,和用戶的溝通交流更有誠意,真正尊重用戶,給新勢力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