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又可《瘟疫論》

    《宋史》載陳宜中夢神人語曰: “天災流行,人多死於疫癘,惟服大黃得生。”宜中遍以示人。時果疫,因食大黃得生者甚衆。(清 禇人獲《堅瓠祕集》卷五)

    紹興二十六年(1156)夏,臨安疫,宋高宗下詔用小柴胡湯敕治醫活者甚衆。《宋會要輯稿》記載了宋高宗賜藥的情況。(紹興)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三省言:“初伏,差醫官給散夏藥。”上宣諭曰: “比聞民間春夏中多是熱疾,如服熱藥及消風散之類,往往害人,唯小柴胡湯爲宜。令醫官揭榜通衢,令人預知。頗聞服此得效,所活者甚衆。”

    成吉思汗進兵中原時,有位大王叫耶律文正王的,通醫道,人家搶奪金錢美女,而他獨取書籍數部及大黃兩駱駝。繼而軍中病疫,惟得大黃可愈,所活幾萬人。(元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乾隆癸丑(1793)春夏間,京中多疫,以張景嶽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吳又可法治之,亦不甚驗。有桐城一醫,以重劑石膏治鴻臚星實之姬,人見者駭異,然呼吸將絕,應手輒痊。踵其法者,活人無算。有一劑用至八兩,一人服至四斤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此桐城醫士爲清代醫家餘師愚,發明清瘟敗毒散(生石膏、知母、生地、犀角、黃連、生梔子、桔梗、黃芩、赤芍、玄蔘、連翹、竹葉、甘草、丹皮)治疫證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如劈,煩躁譫妄,身熱肢冷,舌刺脣焦,上嘔下泄,六脈沉細而數。(《疫疹一得》)

    清末廣東名醫梁玉瑜於1891年途經江蘇清江,見船戶數人同染瘟病,渾身發臭,不省人事,開口吹氣,舌見黑苔。他用家傳驗方十全苦寒救補湯(大黃、芒硝、厚朴、枳實、黃連、黃芩、黃柏、生石膏、知母、犀角),重用石膏四倍,循環急灌一日夜連投多劑,病人陸續瀉出極臭之紅黃糞,次日舌黑漸退,復連服數劑三日皆痊癒。在清江十日,以一方活49人,頗得仙方之譽。(清 梁玉瑜《舌鑑辨證》)。

    1954年夏,河北洪災後乙腦暴發流行。石家莊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郭可明使用白虎湯和清瘟敗毒飲、安宮牛黃丸等,重用生石膏,取得滿意效果。共收治了31例乙型腦炎患者,無一死亡。1955年的治療也獲得了90%以上的治癒率。1956年2月5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在懷仁堂接見了參加全國第二次政治協商會議的郭可明大夫。(《溫病大家郭可明治療乙腦實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