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2月5日電(記者劉一樂)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春節假期延長、人員流動受限、各地延遲復工,短期內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衝擊。專家普遍認爲,受此次疫情影響嚴重的市場主體正面臨較大生存壓力,值得重點關注。據厚德智庫報告稱,受疫情影響最大的7個行業分別是,餐飲、旅遊、娛樂、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房地產、線下零售行業。尤其,中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對此,近日各地紛紛出臺“硬核”措施,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等方面,重點支持此類企業,給企業經營者們的喫下了一顆定心丸。

充足政策準備

金融措施

爲應對疫情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在金融政策方面,中央和地方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重點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的金融支持。“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各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中國人民銀行在2月3日單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投放1.2萬億元之後,2月4日再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5000億元,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到1.7萬億元。

各地出臺的政策中也重點強調了金融短期發力措施。從精準性、前瞻性和及時性來看,堪稱“及時雨”。

2月2日,蘇州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首先提出四項金融支持政策,針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調10%以上,確保2020年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高於2019年同期融資成本;並落實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分行首批撥付的20億元緊急融資額度。

2月3日,北京緊急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針對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將爲相關企業啓動線上續貸機制;採取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措施。

2月4日,重慶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二十條政策措施》,提出將提高貸款不良率容忍度;加大地方金融機構服務力度;支持化解企業公開市場風險等8條措施。

此外,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強調,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渤海銀行、上海銀行、溫州銀行、江蘇銀行等多地銀行,也明確表示將對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實施定向信貸支持。

減稅繳費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明確了各地納稅申報期限延長時間,對按月申報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全國範圍內將2020年2月份的法定申報納稅期限延長至2月24日,特別針對湖北省再延長至3月6日。

各地也根據各地企業實際情況,推出了減免困難企業稅費的政策。

“北京19條”提出,設立進口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階段性免徵用於防控的進口物資的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2月4日,淄博市印發《支持企業應對疫情穩定生產政策措施》的通知,對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困難企業,將依法延期最長不超過三個月的繳納稅款。對納稅人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覈准,依法減徵或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

同天,上海嘉定出臺12條新政創新提出,實施對落實公益捐贈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

按照“儘可能網上辦”的原則,落實利企便民服務。國家稅務總局方便表示,將引導通過電子稅務局、手機App、自助辦稅終端等渠道辦理稅費業務,力爭實現95%以上的企業納稅人、繳費人網上申報。

降低成本

各地在企業用工政策、社保費用徵收、企業租賃場所租金減免等方面都及時劃出了政策底線,給出了具體措施,瞄準了抑制企業運營成本驟升,減少勞資矛盾,穩定企業員工預期等企業集中關注的問題。

給予社會保險費政策支持,幾乎是所有地區都提到的措施。蘇州和濟南都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上年實繳保費比例的50%;上海宣佈,將社會保險繳費年度的起止日期推遲3個月,並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北京19條”指出,相關企業可以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並且不影響積分落戶、購車、買房。

除此,呼聲最高的無非就是“減免企業承租經營用房房租”。此前,萬達、龍湖、華潤、新城、遠洋等超20家房企對商業地產推出減免租金的舉措,預計僅萬達減免就達30億~40億元。

各地對此也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於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一般免收一個季度或幾個月租金;對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減免中小微企業租戶疫情期間租金的,市、區縣會給予適度財政補貼。

長期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不會改變,但短期內疫情給中小微企業帶來的生存壓力仍不可小覷。現階段,政策已經從經營與融資兩方面介入,向中小微企業伸出援助之手,並提早佈局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後續衝擊。

維護市場信心的關鍵,不是GDP是否會出現階段性的波動,而是在於實體經濟是否能夠持續保持活力和韌性。

顯然,現階段如何在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上找到平衡點,仍然是當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和困擾。

但,所有企業經營者都知道,這些終究都會過去,春天馬上就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