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找一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可是,我們遇到一個愛你的人並不難,可是遇到一個能聽你說廢話的人卻不容易。

韓寒說:愛情最大的副產品,就是廢話。

有研究稱,一個人說的話若90%以上都是廢話,他就會快樂。

若廢話不足50%,快樂感則不足。

在感情裏,盛大的驚喜不會每天都有,纏綿的情話也不能喋喋不休。

我們每天都在尋找幸福,但幸福是什麼呢?

就是找一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

01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不好的愛情讓人變成瘋子,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傻子,最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孩子。

所謂相處不累,君知我心。

好的愛情,就是我隨意說,你認真聽。

小語前段時間分手了,分手後頹廢了好長時間才走出失聯的陰霾。

她是這樣形容上一段感情。

愛過,恨過,四年的青春餵了狗。

四年的時間,一千多天,那個人卻從來沒有想過主動了解她。

在一起時,不論小語講什麼,他都是用敷衍的態度回應她。

就連送禮物,也只是送他認爲對的東西。

小語不喜歡喫零食,他卻經常給她送零食大禮包。

她喜歡跟他分享日常,他卻不想聽,只覺得她很煩。

最後,小語受夠了,便提了分手。

分手沒多久,公司裏的一個男同事開始追求她。

每天給她送新鮮的水果,剝好的石榴和堅果。

小語減肥不喫油大的食物,男同事便買了橄欖油和雞胸肉送給她。

她說她想要去迪士尼,那個男同事便熬夜通宵做好遊玩攻略。

小語說,她終於遇到了一個願意聽她說廢話的男人。

真正愛你的人,會在意你的每一句話,然後把你的說的每一件小事,都當成最重要的事去做。

廢話很金貴,一定要說給願意聽願意回應願意做的人聽。

02

愛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模式,無非就是你聊起任何話題,對方都能聊的下去。

並不是因爲對方見多識廣,而是對方對你的任何事都極其感興趣。哪怕是廢話。

王志文在《藝術人生》節目裏被問道:

“40了怎麼還不結婚呀?”

他說:“沒遇上合適的。”主持人接着問:“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呀?”

他說:“就想找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

主持人說,這還不容易?

他又說:“不容易。”

人們常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我們想要的愛情不復雜,左右不過,說話之前不需要句句斟酌。

當你說廢話的時候,能同樣用廢話把你的話接回來的人,往往能瞭解你最真實的情緒,最深處的心情。

可是,我們遇到一個愛你的人並不難,可是遇到一個能聽你說廢話的人卻不容易。

《餐桌上的陌生人》,講述了一個關於婚姻失語症的故事。

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每天準備一日三餐,操持着家裏大大小小的事。

丈夫則是一名翻譯官,忙於工作。平日裏對妻子的關心少得可憐。

兩個人之前的交流常常都是這樣:今天碰到樓下的鄰居了,他們家小孩長得好快哦嗯最近的生菜賣得好貴嗯先喫飯吧,你的湯都涼了嗯你有沒有聽到我講話嗯

每每交談,總是以“嗯”結尾。

妻子廢話式的關心被丈夫無視,她的嘮叨在丈夫看來也成了惱人噪音。

他沒能聽懂妻子廢話背後的關心,也忽略了妻子的愛。

塗磊老師曾說過:

“如果有一個女人總是在你身邊嘮嘮叨叨,滿臉關切,滿嘴討厭,請記住,指責只是表象,心疼纔是本來。

聽着像是抱怨,在乎纔是初衷!我喜歡聽妻子唸叨我,不論是在身邊,還是在電話裏,因爲我知道,那是深深的掛念。”

03

有人說,說廢話很浪費時間,浪費感情。

我卻認爲,說廢話,才能讓一段感情變得長久。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裏,傑西和賽麗娜的瞭解彼此的時間,只有在火車上的幾個小時。

異國他鄉,陌生的地點。

偶然的相遇,兩個陌生人,在短短的旅程中聊童年往事,人生目標以及各種瑣碎的事情。相談甚歡。

他們一直在不停的說,分享自己的過去,傾訴自己的想法。

當列車到達維也納轉車時,傑西邀請她一同下車遊覽,賽麗娜答應了。

愛情來得突然,卻也理所當然。

黎明破曉之前,時間足夠長,兩個人說得話也足夠的多。

他們無話不談,而且無論說什麼,對方總能跟得上話題。彼此就像是已經相識多年的老友那般親切。

就如同廖一梅所說:“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生活從來不是偶像劇,一眼就可以定萬年。

廢話聽起來或許毫無意義,可對兩個將要在一起生活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溝通和交流的方式。

畢竟,能在一起一直說廢話,也不覺得膩煩的兩個人,才真的能看到白頭的希望。

所謂最好的愛情,莫過於你想虛度光陰時,有人陪着你,當你想要全力奔跑時,他也依然在。

找一個願意陪你說廢話,陪你浪費生命的人在一起吧。

畢竟,餘生無聊,有個這樣的人陪着纔剛剛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