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與孔子、釋迦牟尼、柏拉圖、蘇格拉底等並列被稱爲“軸心時代”的偉大思想家。2000多年前,他所著作的五千言《道德經》,是道家思想的源頭,曾經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像火炬一樣,照亮人民前行的道路。中國古代哲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基,而老子的《道德經》是哲學的集大成者。

爲了更簡易的認識老子哲學,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哲學詩畫特意爲你整理了20個老子智慧點。一起活學活用,受益終生。

1

亂局別參與,安靜走開即可。

老子認爲對於亂局,最難做的不是參與,而是放棄,是走開。所謂功成名就,然後身退歸隱,纔是最好的人生智慧選擇。

2

從安靜中汲取力量。

老子不喜歡吵鬧,喜歡安靜。他認爲清靜能讓天下歸於正氣,清靜無爲是天下正道。而吵吵鬧鬧,心浮氣躁,無法成就事情,且很容易被擊敗。

3

封閉自己,修煉內功。

老子認爲外界的很多事情我們不必理睬,聽聽就得了,不必在意。一旦你在意或接招了,就會變得被動。如果你不理會不接招,再高明的手段也會落空,再厲害的力量也無處可使。

4

冒險是一種安全。

老子的思維和孔子的思想是不同的,甚至有些是反着來的。比如一般我們認爲冒險導致危險,但在老子看來,冒險是一種安全。當網收的越緊,越危險時,我們冒險一搏,就越容易擊破,衝出重圍。

5

對無禮的人不用講理。

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強盜都不得好死。由此引申爲:對於那些無禮不講道義的人,我們就不能用道理來說服他,因爲他根本不聽也聽不懂。

6

明白黑與白,世界自然光明。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就是告訴我們,在知道光明的情況下,還得明白黑暗。光明與黑暗是相輔相成的,沒了黑暗,光明也就失去了存在意義。但如果只有黑暗,沒了光明,這世界就無法存續。

7

不要過分過度追求。

黑格爾說過,人死於熱愛。老子哲學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比如名利、地位、金錢等外在虛浮之物過度追求,就會把自己的生活搞死,最終走入死衚衕。因爲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一旦過度了,禍端和病害也就來了。

8

多情不如無情。

老子認爲真正的大愛從外在表現上是無情的,如果我們陷入多情的漩渦,就會傷到自己。“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只有做到對事物客觀,不摻雜個人感情,才能解救自己,以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對待他人。

9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希聲。

老子認爲一切博大偉大的事物或人,表面看都是遲鈍或沒啥特別的。因爲他們懂得道,遵從道,他們最用質樸不含任何技巧的方式活着。所以看見那些耍小聰明,自以爲很厲害的角色,我們笑笑走開即可,不必上前討好或刻意降低自己。

10

對於遺憾,最好不處置。

老子說,絕學無憂。意思就是最高的學問讓人無憂無慮,而世人所追求和相信的真理往往讓人絕望,因爲它像歷史真相一樣,太真實太殘酷了。有些真相併不利於我們自身的提高和完善。知道了還不如不知道。

11

與其後悔懊惱不如忘記。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同樣,老子也認爲人之所以痛苦、後悔,就是因爲總把自己沉浸於過去的傷感回憶。如果我們能跳出來,忘記過去,人生又有什麼可憂患或後悔的呢?

12

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做到柳暗花明。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迷茫困惑,就是因爲認知(價值觀、生命觀、世界觀)出現了問題。如果你端正人生態度,以植物那樣的平淡無奇、同時卻順服自然的方式活着,不畏懼黑暗,也不過度嚮往光明,就能做到心中通透,看清一切。

13

自嘲是一種態度。

老子說,不笑不足以爲道。意思就是有些事看似好笑,其實背後蘊含着人生哲理,當我們笑過後進入深度的思考就會發現,越好笑的事越有其本身的生活哲學。能夠懂得自嘲、理解玩笑背後含義的人,是大智慧的人,幾乎沒有任何事能難道他。

14

既然已經失去,就不要留戀。

失去的就讓它失去,不留戀,不傷感,不懷想。人生在世,我們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本來就是不是你的,何必傷感哀愁呢?

15

弱勝強,柔克剛,守弱爲上。

老子說,柔弱勝剛強。有時,甘做弱者,適當退守,不與強者較勁,隱藏鋒芒,可以保存自身。強者往往不會持久,因爲越硬的東西越容易折斷,牙齒很強,但卻沒有舌頭活得久長。

16

不要費心存留。

太陽不存留陽光,而陽光天天有。老子說,聖人不積。就是說聖人不會刻意積蓄什麼,因爲他本身生生不息,用之不盡。

17

凡事都有兩面性,要學會辯證地看。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凡事都有兩面性,有陽就有陰,我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待。有與無是相互轉化的,難與易是相互變化的,常與短是要相互比較的,高與下是可相互顛倒的,前與後是可相互趕超的。同樣,禍端之後可能是福報,而得意到極致可能就會有禍端隱藏,隨時伏擊。凡事無絕對。

18

遵從自然,萬物並育而不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爲,所謂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落實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就是認識到自然界的萬物各有自己的屬性,不要強迫去改變它、改造它,如果要硬性打破,破壞自然界的平衡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人應順其自然,不要對自然進行人爲的破壞和掠奪。

19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老子說,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社會領導者要給人民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治理人民,要先用言辭表達對人民的謙虛;領導人民,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後,要有民本思想,積極維護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20

爲而不爭。

老子提倡爲而不爭,因爲爭來爭去,傷害的最終是自己。對此,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對此,我們應該像水一樣。水無固定形態,卻能隨時隨地、因時因地的變化。正是水依照客觀事物的存在和發展,積極主動的調整自己,使自己與客觀事物、客觀規律相一致。既保全自己,也不傷害其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