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体育考试是每个初中毕业生升学必须经历的考试,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素质类选考项目

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项目分解

50米跑

1、50米跑完整技术分成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

起 跑:采用站立式起跑方法,起跑的预备姿势时,将身体重心稍前移,以肩关节投影到或稍超过起跑线为佳。听口令,保持身体重心逐渐升高,避免产生停顿,有效地发挥站立式起跑的运动惯性。

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就转上加速跑,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避免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途中跑:是50米跑步的重要的部分。正确的摆臂,不要昂头和低头,保持斗志,一鼓作气,坚持到底,不要减速。

终点冲刺跑:在接近终点,身体逐渐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

2、50米跑步的技巧

起跑训练:作为一个短距离项目,起跑十分关键,起跑练习主要训练反应和精神集中。

跑的动作平稳、重心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充分打开髋关节,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

跑是支撑与腾空快速交替的周期性动作,动作结构分为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后缓冲紧密联系的动作阶段。

在前10米左右时尽量保持身体前倾,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以及跑的技术动作良好的节奏感。接近终点,身体逐渐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

3、50米跑步的训练方法

(1)30—50—8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摆放终点标志杆, 终点标志杆用明显的软物质材料制作,促进学生直线跑不串道练习。

(2)加速跑,追赶跑练习以及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3)平时训练时,加强终点冲刺(标志杆摆放终点,标志杆用明显的软物质材料制作)模拟练习。

(4)加强辅助练习小歩跑、高抬腿、后蹬跑等练习。

小步跑:身体重心向上,两眼平视前方,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关节部位充分伸展,骨盆前送。小步跑主要增加踝关节的支撑力量,提高跑的频率,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改善身体各关节特别是踝、膝、髂关节的灵活性。

高抬腿跑:两臂前后摆臂,上身挺直,目视正前方,前脚掌着地,两脚先后抬起与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势两脚交替向前匀速前进。过程中,上身保持挺直,逐渐加快抬腿频率。

后蹬跑:身体保持前向,两臂自然摆臂,单脚起跳,前脚掌着地,着地后缓冲连续后蹬。

4、50米跑步的注意事项

准备活动不能少,防拉伤等。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制定一个训练的计划,每天坚持跑10分钟。

(1)掌握好起跑的前几步不要太大。

(2)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体的抬起速度。

(3)掌握好步长与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

(4)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后蹬角度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加速快。前摆稍低,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

(5)引导员以组为单位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身份确认(手持教育考试卡照片与本人相貌比对)、检录。考生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设备提示声音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仪器发出提示音(各就位…约2-3秒…枪声提示音),考生起跑。到达终点后按照道次顺序确认成绩。

50米跑是一项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是人体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用最短时间跑完较短距离的一项快速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能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立定跳远

1、立定跳远完整的技术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个部分组成。

预 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起 跳: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

腾 空: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2、立定跳远的技巧

(1)下肢肌群的爆发能力,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

(3)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4)腾空:利用一定高度或远度的标志线来解决效果很好。

(5)收腿: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及时。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屈膝落地缓冲。

3、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塑胶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0-30米左右。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4、立定跳远的注意事项

准备活动不能少,防拉伤等。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制定一个训炼计划,每天坚持针对下肢肌群的爆发力练习。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的练习要加强。

立定跳远的臂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考生站立在起跳线后准备考试,两脚原地同时起跳,落地点必须在测试区域内,以身体触地部位离起跳线最近点为考试成绩,不得有助跑、垫步跳等动作。连续测试两次,电子仪器自动择取最好一次成绩记录储存。

立定跳远的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一分钟跳绳

1、一分钟跳绳完整技术:由摇绳的主要部位是手腕,双手腕在同一个高度上摇绳,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在2--3CM之间,跳起的双脚膝盖一般都是直的,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呼吸要有节奏,全身要放松。

2、一分钟跳绳的技巧

(1)跳绳长度:单脚踩住绳,根据个人摇绳情况两端拉到胸口到肚脐眼的位置。

(2)握绳方法:握在绳柄中后端。两手心不可朝上,尽量向下更能发力。

(3)手上技术:两手上臂尽量贴近身体,手腕用力,减少跳绳的运行周长。

(4)腿部技术:脚尖和前脚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刚能过跳绳最好,落地时膝盖微屈做缓冲。

(5)呼吸节奏: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3、一分钟跳绳的训练方法

跳绳之前要活动一下全身,尤其是相关的部位,如肩膀、手臂、手腕、脚踝,避免扭伤、挫伤。开始跳绳后,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不可忽略前脚掌起跳和落地是前脚掌的“任务”。

(1)垫脚尖动作:利用垫脚尖这个简单的动作来增强踝关节的韧性和力量。

(2)模拟跳绳:目的在于最快速度的练习双脚跳跃能力。

(3)增强力量:可以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高抬腿和耐力跑来增强手臂、手腕、腰腹、下肢力量练习。

(4)分段增次练习:以20秒为单位,要求不失误,逐步加强,争取达到候70-80次以上。

(5)定时跳绳:30秒跳,40秒跳,50秒跳,60秒跳,70秒跳等,增强学生跳绳的速度和快速下的稳定性,这期间要坚持训练,熟能生巧。

(6)计数跳绳:不限定时间,跳一定的个数,100个,150个,200个等,但是一定要跳到规定的数值,在于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循序渐进。

4、一分钟跳绳的注意事项

(1)准备站姿:身体自然,不要僵硬,两眼平视前方。

(2)运动服装: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运动鞋。

(3) 减少失误:失误一次会减少10-15次左右,为了不失误速度不宜过快,熟练掌握后再加快速度。

(4)思想方面:要放松心态,放松跳。

(5) 跳的过程中绳子如果出现勾住脚:说明跳绳的长短不适合你,跳起的高度不够或者起跳时机和手的摇绳不配合,也就是协调性的问题,要时后半程才容易勾住脚的话就是体力问题。

(6)听从测试员“预备-开始”的提示音进行考试,从语音“开始”即开始自动计数。考生在自己的测试区域双脚起跳,每跳一次且摇绳一周为一次有效,在最后5秒会由测试员语音倒计时,1分钟时间结束,仪器自动停止计数。

跳绳的时间一般不受限制,不过要避开饭前和饭后半小时之内。

对地面要求:地面平坦,不宜在松动的土地上练习。否则,绳摩擦地面会扬起很多尘土,污染学生的呼吸道,对眼睛也不好。

引体向上(男生)

1、引体向上完整技术:在高单杠上,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或越宽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向上,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恢复直臂悬垂后为完成一次。

2、引体向上的技巧

引体向上主要是靠背阔肌的力量,肱二头肌也会参与。在选择引体向上项目时,学生身体较轻,上肢力量较好,身高不是很高的可以选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满分率较高,一般不受考试发挥的影响。

最初的练习有直臂悬垂、屈臂悬垂、低杠斜身引体、悬垂摆动、低杠仰卧引体、各种易难的俯卧撑练习、屈臂引体等。

在后期提高的办法,找人扶着做,在没力气的时候托一下。托的人用的力越来越少,学生也会做得越来越多。就有希望得到满分。

3、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

标准的引体向上要求,双手正握杠与宽肩稍宽些,身体要直上直下,胸要挺,尽量避免二头肌单独用力。引体向上时身体可稍微摆动。

背阔肌的主要锻炼方法是“划船”。保持立姿,上身前俯与地面平行不动,双手下垂握哑铃,吸气,将铃向后拉引至腿前时,沿腿前提至小腹前,稍停,呼气,慢慢放下。过程中上身保持前屈,不要动。

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双手正握单杠,身体垂悬,屈臂引体向上。可以做3至4组,每组做8至12个,如果做不到8个,说明负重过大,需要减轻重量;如果能较轻松地做完12个,则要加大负重。每天二练,根据自己的力量情况来安排。

辅助训练:经常双手正握单杠,身体静止重力练习,加大上引力量练习,每天根据个人情况做俯撑练习。

4、引体向上的注意事项

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

呼吸方法 :引体向上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练习要求: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要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力争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持之以恒。

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做引体向上时,手上注意抹防滑粉,这样可以提高抓杠能力。

考生听到报号后,走到杠下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约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身体呈静止状态后,开始做第一次引体向上的动作;屈臂向上引体至下颏超过横杠上沿,恢复直臂悬垂后为完成一次;动作未达到此规格者,不计次数;考试时间从双手握杠开始,到双手离杠结束,考试自动结束。考生的成绩按成功完成的引体次数计取。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

1、一分钟仰卧起坐完整技术:由仰卧于垫上,两臂打开,两手屈肘十指交叉贴于脑后,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起坐时, 两手屈肘带动身体向上蜷曲,头部及肩膀离地,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2、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技巧

仰卧起坐项目适合腰腹力量较强的女同学,人平躺着,学生同伴(或机器设备)压住学生两踝关节处,大小腿成直角,靠腰腹肌收缩让上身起来落下的运动。

平时在家中进行两头抬起的练习,组次密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学生家长还可以帮助压住学生两踝关节处进行起坐练习。

20秒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在体能保证的前提下学生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质量有保证。要求学生能突破25个左右最好。

30秒的训练:训练是学生在训练20秒的基础上有了进步进行的提高训练。要求学生能突破35个。

45秒的训练:这45秒主要是节奏训练。

60秒的训练:要注意前面45秒的节奏的训练,最后15秒或者10秒是一个冲刺过程。

70秒的训练:这样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耐力,同时时间的增加可以增加学生仰卧起坐的数量,让学生体验训练成绩提高的喜悦,从而积极参与体育训练。

3、一分钟仰卧起坐的训练方法

(1)悬垂举腿和原地两头起或原地抬腿来提高腰腹肌的力量,提高了腰腹肌力量会逐渐增多仰卧起坐的个数。练习强度:30-50个一组计时,每天3-4组。

(2)直腿直臂仰卧起坐30个一组,多组连续做。

(3)仰卧收腹举腿:仰卧在垫子,两臂上举,收腹举腿成曲体,连续做。

(4)仰卧两头起:仰卧同时屈体举腿两手拍脚面,连续做。

(5)俯卧背侧屈:两人一组,一人俯卧垫上,另一人两手压在同伴的脚踝处, 连续背侧屈,或上体和下肢同时上举,连续做。

(6)动作速度与动作数量同步练习,先练速度,后练次数。

(7)腹肌与背肌练习同步进行,保证腹、背肌群同步发展。

(8)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

4、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注意事项

(1)两手屈肘十指交叉贴于脑后,起坐时不要抱头太紧,错误点很多人因为腹部没有力,所以会用双手夹住头部拉身体向上,这样是错误的姿势,因为此时用力点是在肩颈部,而不是腹部,这样很容易扭伤的。

(2) 在做仰卧起坐时,要注重动作节奏和呼吸节奏的配合。

(3) 身体仰卧在垫上,发力做起坐动作的一刹那,要屏住呼吸,在肘关节接触膝盖的一刹那要主动、快速的用力呼气,躺下的过程中主动吸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的频率在不断的加快,在整个过程中身体一定要放松,全身协调用力,合理分配体力。

(4)引导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进行检录。考生仰卧在测试仪器上,开始测试。测试过程中不能外力辅助。计取考生一分钟内完成的符合标准的动作次数。每位考生只测试一次。考生出现犯规行为,犯规时所做的仰卧起坐不计数,但可以继续考试。考试犯规时,当次成绩无效。

文字来源|南昌十中余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