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人物的真实长相一直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历史谜题,虽然往往有大量史料来佐证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作为,但实际上关于历史人物的具体相貌却往往是历史谜题,虽然史料也会对人物的长相进行一些描写,但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人物的形象往往会难以记录。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其实还有一些历史因素会导致历史人物相貌成谜,比如一些帝王将相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会特意在记录自己长相的文字当中添加一些关于自己的奇貌描写,结果这些文字被后世转变为画像,往往会产生奇特的效果,比如鞋拔子脸的朱元璋。当然还有一些人物,并非帝王将相,虽然留名青史,但具体形象往往会被遗忘,比如杜甫就是这样的例子。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现代教科书上的杜甫画像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人心,甚至还被现代网络出现了所谓“杜甫很忙”的“恶搞”类型版本,但是大家却往往并不知道,这个流传甚广的历史画像根本不是杜甫本人的相貌。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那么,杜甫画像其实是一位近代人物的画像,而这位人物就是创作杜甫画像的作者本人,也就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画大师——蒋兆和,蒋兆和出生于二十世纪初,自幼学习绘画,最为擅长人物刻画,是中国近代水墨人物画的开创者,蒋兆和对人物绘画有着惊人的理解能力,能将水墨绘画擅长写意的笔法调整为写实的特殊风格,将意境与具体形象巧妙结合,完美的弥补了中国水墨人物绘画的缺点,是中国绘画界的一代宗师,其代表作《流民图》更是一幅响应历史的时代佳作。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说起蒋兆和与杜甫画像,是一件非常巧合的事件,1959年蒋兆和受到邀请创作杜甫画像,按照惯例,蒋兆和首先开始收集有关杜甫的历史画像,但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关于唐代诗人杜甫在民间并没有留下画像,于是蒋兆和开始查寻史料,因为一般史料当中会有关于人物大致相貌的形容记录,即使是只言片语,也可以塑造基本的样貌形象。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但让蒋兆和感到惊讶的是,一代唐诗名家杜甫竟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形象,没有任何文字资料佐证杜甫具体长什么样子。但是在查阅资料之后,蒋兆和深切的感受到了杜甫的经历与自己非常的经历非常相似,蒋兆和一生很多时间都在颠沛流离,早年家贫多处流离,后来上海学画,后来又各处求学,在技艺成熟后又多次长途跋涉收集素材,这与杜甫在战乱年间的四处漂泊非常相似,对于杜甫的遭遇,蒋兆和感到了深深的共鸣。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于是蒋兆和最终以自己为模板创作了杜甫形象,而蒋兆和也将杜甫与自己的忧国情况融入其中,最终创作了杜甫画像,蒋兆和的杜甫画像当中,杜甫虽一脸愁容但却神情坚毅,将杜甫忧国忧民的历史气魄描绘的非常具体。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当然蒋兆和以自己为参照来画杜甫形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蒋兆和是一名四川人,当初杜甫曾在四川流落很久,至今都有杜甫草堂存在,作为一个四川人,蒋兆和对于杜甫本身就充满敬佩。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当然这并非蒋兆和唯一一次以今人画古人,在1952年画中国古代科学家画像的时候,蒋兆和就曾以自己身为中医大师的老丈人萧龙友为模板创作了李时珍画像,还以竺可桢为蓝本创作了祖冲之画像。

杜甫画像非杜甫,而是一位近代人,课本里的杜甫像竟然并非本人?

不知古人貌如何,便以今人画模板。古代名家与近代伟人竟然也能以这种艺术方式相融合,古今如此合一,蒋兆和的这种创作方式,确实是艺术历史上的一段趣闻佳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