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追一部劇,名字叫《楊凌傳》,最新更新的劇情裏,楊凌來到福建準備抗擊倭寇,但發現他們兵力不足,這個時候成琦韻就建議可以徵用狼兵,什麼是狼兵,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狼兵一詞起源是明朝中期,是廣西壯族土司所組建的武裝力量。狼兵從小就練習拳法,因此身體素質極佳。他們的作戰方式,也會將各種兵種優化組合在一起,以在衝鋒陷陣時,最大效率地殺掉敵人。在加上個人的戰鬥力也極強,善於刀劍和拳法,因此他們多次以少勝多。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靈活利用地形,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

狼兵雖然起源於明朝,但在歷朝歷代,廣西人的驍勇善戰早在秦朝的就有體現。秦始皇曾經派屠睢率領50萬兵馬討伐西甌,也就是現在廣西的玉林、貴港等地區,西甌各部落集結了五萬兵馬反抗,讓秦軍喫盡了苦頭。西甌軍更擅長夜戰,最終打敗秦軍。五十萬秦軍用了三年都拿不下西甌,就連屠睢也戰死了

到了明朝之後,當地武裝力量得到了壯大,被稱爲狼兵,狼乃善戰也。在明朝中期,狼兵就被官府政府,用於剿匪,英勇無比,名聲大噪,應該也不止是在當地作戰,也會跨省剿匪。而倭寇猖獗時,狼兵就義不容辭參與到戰鬥中。狼兵的首領瓦氏夫人,在58歲高齡是親率6千狼兵,奔赴江浙,抗擊倭寇,更是取得了大勝。而瓦氏夫人更是善於總結經驗,狼兵們所用的鉤鐮槍,能在近身作戰中發揮極大的作用,讓倭寇聞風喪膽。瓦氏夫人也被稱爲巾幗英雄。

後來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其中就是六千狼兵爲主力的,在寧遠大戰中打退過努爾哈赤的六萬八旗精兵。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集結了15萬兵力300架坦克和30架飛機,準備攻下桂林。當時桂林只有一萬多國民黨正規軍在堅守,兵力過於嫺熟,在這個情況下,當地土著武裝紛紛加入戰鬥,誓死守衛桂林,他們衝在最前面,士氣高漲,是國民黨正規軍所不能比的,讓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過,最後日軍使用毒氣攻城,慘絕人寰,桂林因此失守,但廣西狼兵英勇和不屈的精神也將被世人銘記在心。

文:由知聞創作

圖: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