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公佈,數據表明,我國人口十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蒐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但在古代,古人是怎樣調查人口情況的?我們又該如何得知古代人口數量呢?

毛澤東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提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針對於人口調查也是一樣的,人口普查是爲國家進行宏觀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也是現代各國政府獲取人口資料、掌握國情國力的一種調查方法。

調查目的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就已經有了最初的人口普查,甚至可以說“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個進行人口普查的國家。《史記》記載:“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也就是說,早在大禹時期,就進行過人口調查。

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管仲很重視人口調查,曾有言:“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經於水,險也。”他不但在齊國大力推動人口統計工作,還十分注重調查人口的素質,比如有專門技能的男人和女人有多少,鰥夫、寡婦、病人有多少等。

戰國時期秦國的宰相商鞅也十分注重人口調查工作,他下令在秦國將總人口按壯男、壯女、官吏、商人、讀書人、殘疾人等十三類分別統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強國知十三數”。

那麼在技術條件落後的古代又是如何進行大範圍的人口普查的呢?比起今天,古代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他們又爲何要對於人口進行把控呢?

答案想必大家也能猜出二三,一是爲了徵兵,徵兵在以前一般都是男性,這就需要調查男性的人數和年齡。還有服勞役、服兵役,也需要調查——人口,年齡,太小了不行,太老了也不行。二是爲了收稅,由於服兵役、服勞役主要是以男性爲主,所以基本上忽略調查女性。但對於納稅而說,女性人口調查又是必要的了。

漢朝時期

概念圖

據《漢書·蕭何傳》記載,在反秦戰爭時,劉邦的軍隊進入秦都咸陽,蕭何就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籍冊收繳上來了,所以劉邦在當下就知曉人口已由原來的3000萬降至1300萬左右。(可見秦朝時期是做過戶口統計的,這是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戶口統計。)

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後漢書·禮儀志中》東漢年間對戶口調查有了一套嚴格的制度,規模非常之大,從縣到鄉,上至八十歲老人,下到六歲以下孩童,身高、樣貌都包含在調查範圍之內,可以說是最爲細緻的古代人口調查。

兩都賦

東漢的戶口調查稱爲“案比”即挨家挨戶清查登記並覈實每戶人口通常在每年8月舉行。東漢時期的人口數據不見得準確,但對於13-20歲、姿色脫俗的少女記錄得卻特別認真,至於爲什麼,這是因爲普查員還有一項重要兼職,那就是“選秀評委”。

隋朝時期

隋唐延續了對樣貌的記錄且更爲嚴格,隋朝對戶口的管理很是嚴格,多次進行全國規模的戶口大檢查,實行“貌閱”(貌閱——對每戶的家庭成員都要當面驗視,確定性別、年齡是否符合。)與此同時還發動了檢舉機制,凡是戶口不實的,不僅戶主要受罰,鄉長里正也要被髮配服苦役。

種種措施之下隋朝的人口普查通常被認爲是“最準確的人口普查”據隋朝大業五年(公元605年)清查當時的數據是8907546戶,46019956人精確到個位數,在那種還未曾大數據的年代,這個水平就問你服不服?

唐朝時期

在《舊唐書·玄宗紀》裏記載這樣一番“怪象”——天寶十四年比天寶十三年,戶數驟然增加,而人口數卻與增加的戶數不符。

唐朝中期因爲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口急劇增長,從高宗時期開始對戶口的管理日漸鬆弛,由於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日益加重,戶籍人口逃亡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玄宗開元年間後期,由於長期不做調查統計,“死不除名,生不入籍”,每年只是按照上年的戶籍稍事增減便上報了,導致戶口的管理十分混亂。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政府對戶口統計設立了“丁籍制度(丁籍專指用於徵役催稅的簿籍)”,只調查每戶家中的壯丁,對老人、小孩和女子都是不統計的。“男夫二十爲丁,六十爲老,女口不須通勘”,可謂是歷史上最具有性別歧視特質的人口普查了。宋朝對戶口設立等級,根據等級繳納稅費。

明朝時期

明朝以前的人口普查都只存在文獻記錄中,但明朝卻留有“實錘”文物,爲了整頓元末戰亂後的混亂局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戶貼制度,由政府發給每戶戶貼,要求各戶詳細填寫人丁的數目、姓名、年齡、與戶主的關係以及該戶所有的產業。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官方發給徽州府(今安徽省縣)祁門縣江壽的戶口卡

“戶貼”的用紙長一尺三寸,寬一尺二寸,邊緣還綴有一圈花卉裝飾,方便卷軸裝,登記完成後調派軍隊協助地方政府進行覈實,對隱瞞或作假的進行嚴懲。戶貼登記覈實後再交由戶部負責統一管理,各地每年上報戶口增減情況以便及時更正。

1381年(洪武十四年)戶貼制度被黃冊制度取代,黃冊把戶口、田產、賦稅三者合一。

詳細登記有丁口、田地、房屋、牲畜、賦役等,是明代主要的戶口冊籍,可以說是古代內容最爲寬泛的人口普查時期。

黃冊每十年就重新登記一次,將十年間的變化情況都詳細記錄在冊。

清朝時期

清嘉慶年間的戶籍門牌,其上有該戶戶籍人口的數量、年齡、性別、職業等詳細信息

清朝時期人丁編審又發生變化,爲了收稅而將人劃分等級進行登記——實行攤丁入畝,不收人頭稅,而是改爲根據田產來收稅,因此清朝人口激增。

以前多生一個孩子就代表要多繳一份稅,現在沒有人口稅農民敢多生孩子了,多個人幹活多收穫,到了清朝末年,人口已超過四億。清朝時期規定每三年(後改爲五年),“逐甲、逐裏審察均平”,也會進行人口登記。

民國時期

民國戶籍卡私人家族藏

1912年,中華民國剛剛成立北京政府內務部就進行了一次人口清查被認爲是中國有史以來人口普查項目最詳細的一次不僅將各省的人口數按性別、年齡每5歲一組,從1歲至110歲編列甚至對死於傳染病的人數也按每5歲一組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統計方式,但卻只有蘇、浙、贛等19省和綏遠、京兆兩特別區的數據安徽、廣東、廣西等個別省卻未調查,民國時期的人口統計工作人員主要是警察,也不是挨家挨戶地上門調查,是需要各地方人口自行到指定地點進行登記。

民國檔案《門牌戶次冊》寧波市海曙區檔案館藏

此間曾調查出中國人口達四億七千多萬,這樣的統計當然是不太精確的,但卻有了“四萬萬同胞”之說。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1953年新中國開始了第一次規模巨大的全國範圍的人口普查。

這是中國第一次有了現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