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词主要表现了苏轼酒醒之后,内心孤独、寂寞的心情和浓重的思乡之情,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极其动人心弦。词的开篇两句“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苏轼仿佛记日记一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事件和人物,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代表。且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便是苏轼的一首千古名作《醉落魄·述情》。

苏轼酒醒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

《醉落魄·述情》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描写思乡情绪的词作。这首词主要表现了苏轼酒醒之后,内心孤独、寂寞的心情和浓重的思乡之情,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极其动人心弦。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醉落魄·述情》: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苏轼酒醒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

词的开篇两句“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苏轼仿佛记日记一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事件和人物,显得格外生动有趣。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白云轻轻飘,月色微微亮,二更天的时候苏轼酒醒,于是船儿开始出发。紧接着一句“孤城回望苍烟合”,则是苏轼在船上回望阵阵迷雾中的京口。“苍烟合”三字,为京口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为苏轼回忆发生过的事埋下了伏笔。

苏轼酒醒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

接下来的两句“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即苏轼记得参加宴会时欢歌笑语的情形,却不记得是如何上船的。这两句词主要衬托了苏轼对酒宴歌席中无拘无束的怀念,可以毫无顾忌地喝酒到“不记归时节”的程度。因为这首词是苏轼从京口回杭州时所作,所以这里的“不记归时节”,也暗示了苏轼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厌恶的想法。

苏轼酒醒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

下片两句“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则是描写了苏轼回到住所之后一觉醒来的情形。只见苏轼头巾歪向一边,扇子坠落在地板上,躺在藤床上是横躺竖卧的狼狈样子。而酒酣宴饮的赏心乐事在酒醒后却是无人可以倾诉。所以这里主要表现了苏轼的落魄和狼狈,以及孤独、寂寞之感。“此生飘荡何时歇?”苏轼由此想到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苏轼酒醒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

最后两句“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苏轼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发出了丰富而深沉的感慨。它的意思是说,我的家乡在西南眉山,却经常和东南道别。这两句词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西南”与“东南”构成了矛盾,实则是为了表达更深层的含义。

“西南”,是苏轼的家乡,也象征着归隐;而“东南”,是苏轼从官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家乡,它则象征着仕途。言外之意,便是苏轼对自己的发问,我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仕途生活,而回到家乡归隐呢?可见最后两句语言虽然平易质朴,感情却深厚浓重。可以说是写尽了思乡之情,动人心弦。综观苏轼的这首词,格调低沉但不消沉,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