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在第八屆北京香山論壇現場發言。

  10月26日,爲期兩天的第八屆北京香山論壇閉幕。從參會規模和領導級別來看,今年論壇堪稱“史上最高規格”,在多位與會外方代表眼中,北京香山論壇已越來越有“國際範”。南都記者發現,本屆北京香山論壇在整體友好的氣氛下,面對南海“必答題”,與會代表針對不同觀點進行交鋒,密集上演了多輪“頭腦風暴”。

  規格突破以往,

  如何彰顯“國際範”?

  從2006年開始,迄今已舉辦到第八屆,北京香山論壇的規模和規格一直在提高,今年更是首次突破以往,實現了“史上最高規格”。先是歷經前四屆的國際防務智庫和學者間“二軌”(民間)平臺的探索,到後四屆升級爲增加邀請國家官方代表團出席的“一軌半”(半官方半民間)論壇。

  過去12年來,從第一屆14國24名外國代表參會,到第八屆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500餘名代表匯聚一堂,這一變化無不在印證着,北京香山論壇更像一顆慢慢冉起的新星,爲各國共同面臨的安全問題和挑戰,提供充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目前國際上各種安全論壇百花齊放,既有亞太地區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韓國首爾安全對話,也有歐洲慕尼黑安全會議、印尼雅加達安全對話等,這使得國際安全問題能得到更好治理。那北京香山論壇在國際安全領域扮演着何種角色?

  南都記者瞭解到,此次與會多位外方代表已是北京香山論壇的老朋友,有的甚至每一屆都沒落下,在他們眼中,這屆論壇越來越有“國際範”。

  白俄羅斯戰略與外教政策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兼主任阿爾謝尼·謝維茨基認爲,香山論壇是參與國之間建立信任與信心的對話平臺。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來說,通過討論消除各種錯誤理解、刻板印象,非常重要。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發言提到,“我們需要交換的是觀點和看法,而不是交換子彈和導彈。”

  “在百花齊放中,相比過去,香山論壇這朵花如今開放得更豔麗了。”北京香山論壇祕書處辦公室主任趙小卓認爲,香山論壇與別的論壇某種程度上形成互補,有很多國際安全理念是共通的,也會存在不同理念的碰撞,但並不能說論壇之間是競爭關係,“不存在有你沒我或我大你小。”

  軍方主場外交,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在趙小卓看來,北京香山論壇的軌跡可以折射很多東西。一是中國發展強大,二是中國在國際安全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三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本身有了期盼,國際社會希望聽到中國的聲音,也希望中國的在國際場合發揮更大影響力。

  前七屆作爲北京香山論壇學者代表參加的趙小卓,今年首次擔任主辦方的籌備“掌勺人”,從“喫飯”向“做飯”角色轉變,背後是事無鉅細的論壇籌備工作。作爲國際場合,又是主場外交,方方面面都與中國形象、中國軍隊形象掛鉤。與此同時,面對史上最高規格的香山論壇,多國防長、高級軍官領導的到來,政治敏感的高要求,趙小卓坦言最大的挑戰是壓力,爲此他近兩個月常睡不着覺。

  在論壇閉幕時,趙小卓笑稱,“結束後最想做的,是希望自己能好好睡個覺。”

  作爲一名“掌勺人”,如何配好論壇議題這桌“菜”,更好符合與會人員的需求,自然成爲主辦方要籌備考慮的問題。

  南都記者瞭解到,由於每屆論壇議題都不一樣,每個議題背後都有一定針對性,涉及具體問題或具體背景。在議題選擇上,主辦方既要將議題跟國家大政方針契合,也要與現實安全問題相符,爲此在設置議題期間他們召開多場研討會,從各個方面交流現有哪些安全關係話題,慢慢再聚焦成議題。

  作爲中國軍方學者代表,趙小卓每年也會穿梭於各種國際場合來闡釋中國觀點,相比於客場,此次主場舉辦有何優勢?趙小卓告訴南都記者,雖是主場,但絕不是灌輸和對立的場所,而是一個互相傾聽的場所,這對於安全問題的解決很重要。中國軍人和學者在這裏,既講中國理念、方案、故事,也願意傾聽各方不同角度的聲音。

  面對這次高規格辦會,接下來對香山論壇有何期待,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接受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首先,他期待論壇越來越開放,相較今年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派團來華,共商大是。其次,期待論壇越來越包容,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中國人講“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希望論壇兼收幷蓄,成爲國際社會“頭腦風暴”的大舞臺。第三,期待論壇越來越務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希望論壇聚力影響國際安全形勢的熱點問題、敏感問題和趨勢性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朝鮮首次參會被評“低調”,

  釋放哪些積極信號?

  本屆北京香山論壇外方最大特點之一,是過去很少在國際多邊場合亮相的朝鮮軍方代表團,首次派6人高規格參加北京香山論壇。

  其間,朝鮮代表團最高級別官員和朝鮮學者代表分別作了發言,分別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武力省副相金享龍上將和朝鮮外務省裁軍與和平研究所副所長宋日赫。南都記者瞭解到,人民武力省副相的級別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的角色,另外裁軍與和平研究所副所長,也是朝鮮國內的重量級學者。

  朝鮮軍方代表在會上就近一年朝鮮半島的積極變化進行發言,同時也談到希望朝鮮人民過上和平生活,希望朝鮮人民軍是朝鮮和朝鮮人民的保衛者、捍衛者。在兩人發言期間,“和平、穩定”成爲兩人講話關鍵詞,發言中無不透露着朝鮮對於和平與繁榮的期盼。

  一名軍方與會代表告訴南都記者,朝鮮軍方代表的演講跟以前在媒體上展現出來的朝鮮軍隊咄咄逼人的姿態很不一樣,“這是一個很友善的姿態,也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金享龍說,將一度是熱點地區的朝鮮半島轉變成亞洲及全世界安全作出積極貢獻的和平與繁榮地區,是朝鮮堅定不移的立場。

  宋日赫也強調,朝韓領導人的攜手充分證明了朝鮮民族是一個民族,雙方是真正希望實現和解統一的。

  來自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研究部主任的黃載皓已連續八屆參加香山論壇,看到朝鮮代表團首次到來,黃載皓按捺不住情緒,在平行會議發言期間直言“感動與感謝”。對於朝鮮兩位代表的發言表現,他用“低調、中立”來評價,對於當前朝韓雙方的多個新合作機制,黃載皓也希望能得國際社會的支持。

  軍科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李抒音也提到,朝鮮派代表參會,本身就可以看出朝鮮致力於走溝通、開放的道路,釋放了積極友好的信號。

  南海“必答題”,

  參會者不同觀點如何交鋒?

  南都記者發現,本屆香山論壇在整體友好的氣氛下,也存在一些不同觀點的“針鋒相對”。

  “美國一直在提‘航行自由’,也有20個國家在相關文件提到並支持這個想法。這個問題日漸升溫,我不認爲是因爲信任赤字,而是由於缺少透明度的領土聲索。”在26日一場關於“亞太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評估”平行會議上,一名印度軍方學者將所謂的“中國南海軍事化”問題拋給臺上參與討論的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院長徐輝少將。

  對於印度學者的陳述和問題,徐輝用英文首先跟這位中國“鄰居”分享了一個實事求是的觀點。他說,過去30年來,有一個國家,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卻沒有對別的國家開過一槍,那就是中國。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大國從未停止過對別的國家的武裝干涉和轟炸,卻不停地向世界推銷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對這樣一個事實,您不覺得很有諷刺意味嗎?”

  緊接着,徐輝將軍用美國人關於“公民是否應該擁有槍支”的百年辯論來比喻目前的“南海島礁擴建”問題。反方認爲,擁有槍支就會殺人;而另一方認爲,槍支本身不會殺人,殺人的是擁有槍支的人。換句話說,是制定政策的人,而不是武器本身,決定了一國政策和行爲的根本。

  “我們對一國政策走向的判斷,要基於它的歷史文化和基本事實。”徐輝說,中國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傳統文化,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和平解決爭端的外交政策,爲東亞40年的和平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對於如何實現有效對話?來自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一位陳姓學者將自己的觀點和與會者分享。他說,對話要真正有意願使對話變得有意義。很多人爲了對話而對話,有時候不是對話而是爭論。同時,發言的人應該坦誠,有同理心,進行換位思考,有一定妥協和讓步,不該出言傷人,不該相互謾罵和責備。

  “很多報道稱,美國指責中國‘南海軍事化’,中國說美國在對中國進行遏制,美國否認。請問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後,將採取什麼措施增進南海地區的信任?中美如何在南海地區進行海上活動?”同樣是南海問題,該名學者將問題提給了現場的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副總裁馮德威。

  “我跟你的觀點不一樣,缺少信任的時候更需要建立信任。”馮德威說,目前南海地區已經有了軍事、海上磋商機制,還有各種對話,例如視頻、通話、熱線等,美國海軍和中國海軍之間都有這樣的機制,雙方已經有了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我不是在這裏指責批評某一個人,如果大家軍事互信機制都不遵守的話,也不會產生什麼作用。”

  採寫:南都記者潘珊菊李飛實習生趙姬發自北京

  攝影:南都記者潘珊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