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电影铺子原创:movpuzi)

反战电影,已然成为电影中一个热门题材。

各种角度,各种反思,数不胜数。

有通过战争的残酷反思人性的,例如——

《拯救大兵瑞恩》、《现代启示录》

有描写儿童在战争中被恐惧扭曲成怪物的,例如——

《铁皮鼓》、《自己去看》

……………………

但今天,铺子推荐的这部反战电影不同以往。

它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甚至你都感受不到恐惧。

它如太阳一般,照耀着晴空和阴雨。

同时,也照进了他——

《隐秘的生活》

他是谁?

弗兰茨,本片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与他的家人生活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高山区。

在动荡的年岁,这里的宁静恍如世外桃源。

人们朴实热情,辛勤劳作,他们在田间播种,耕种,汗水浇灌在无边的稻田。

骑车的邮差穿梭在乡间小道,传递着惊喜与渴望,欢笑与悲伤。

这个时候,他的生活还没有麻烦。

远处的山峦随着他的呼吸绵延起伏,心跳回响在整个空旷的山谷。

清风拂过,流水淙淙。

弗兰茨和妻子在高山的草甸上彼此依偎,无言的爱化作云霭,与青山缠绵不绝。

影片就在这样安静祥和的氛围中开始,并且一以贯之。

该片导演是泰伦斯·马力克,指导过《生命之树》、《细细的红线》。

提名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能在世界级电影节中崭露头角,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全片充满了散文诗般的台词和哲思性的旁白,缓缓延宕了三个小时。

虽然没有激烈的冲突,但是节奏很快,稍不留神,就会雾里看花,不明所以。

可以说,它挑战着观众的极限。

只有放下心事,才能慢慢沉浸其中。

01

“我们不过是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

希特勒发动二战,将奥地利并入德国,

这个安宁的小镇也被纳粹绑在战车上。

战争动员在小镇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往常平和的人们深受蛊惑,开始变得声色俱厉。

他们向远方的敌人挥动镰刀,大声咒骂。

但唯有弗兰茨,向他的神父质疑:

“我们在屠杀无辜的人。”

情绪化的言论好似一个牢笼,里面放着偏狭自私的诱饵。

人心贪嗜这些味道,一旦误入其中,就会被它所左右。

弗兰茨没有被这些所诱惑,他时时刻刻用理性关照内心,不让其随波逐流。

神父称他比自己还有智慧,但最好保持沉默。

身边的朋友也反问他:

“我们不过是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

弗兰茨的做法是非暴力,不合作——

他拒绝向军方捐赠物资。

拒绝接受国家津贴,以及其他的补助。

小镇居民认为他这是在背叛祖国,从而到处排挤弗兰茨一家——

妻子被偶然相遇的农妇唾骂,诅咒。

旧友在麦场上驱赶他们。

邻里的小孩儿也用土块儿向他们的女儿砸去。

纵使弗兰茨在人群和孤岛上,坚定的选择后者,但终究逃脱不了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命运。

1943年,3月,弗兰茨收到征兵入伍的通知。

为了不让家人受到来自政府的威胁,他选择应招,临行前与妻子依依惜别。

02

“被动承受的苦难,和自己选择的苦难是不同的”

尽管弗兰茨身处军营,但依旧不改初衷,他因拒绝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被军官送往柏林监狱。

对于他这样的一个“另类”,是最令狱警生厌的,同时,也令狱警最为无奈。

一方面,因为他对这里投以冷漠,使他的显得特别孤傲。

凶悍的狱警岂能放过这个“练手”的机会。

另一方面,不管狱警如何对他进行凌辱,殴打,弗兰茨的眼中从没有出现过恐惧。

面对这一副超然物外的表情,狱警也只能悻悻而去。

弗兰茨被军方指控为叛国罪。

但他的律师为他争取到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你可以去医院做勤务兵,这样他们就会撤销对你的指控。”

这个职位轻松而且相对安全,弗兰茨不用去杀那些无辜的人,而且还能获得释放。

事情在这一刻仿佛有了转机。

但弗兰茨继续发问:

“我会被要求宣誓效忠希特勒吗?”

律师笑道:

“一句话而已,没人会把它当真。”

弗兰茨摇了摇头:

“我不能这样”

弗兰茨的坚决让律师很不理解,继续劝到:签字吧,在这儿签字就自由了。

弗兰茨回答:

“但我是自由的。”

弗兰茨的纯真之处,就是敢于和内心对视,做真正的自己。

对于虚伪的痛苦,他更愿意拥抱精神上的自由。

03

“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真的有必要为精神上的自由付出生命吗?

既然生命都没了,精神上的自由又从何处谈起?

一场灵魂的审判在1943年的7月开始——

他在法庭上的持续沉默让在场的法官认为这是在蔑视法庭,气得破口大骂。

场面尴尬,只得暂时休庭。

老军官将他带进办公室,采用怀柔政策,质问他:

“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没有人会知道你是谁,世界一如既往,你的行为只会让你失去生命。”

老军官看着弗兰茨始终平静的表情,觉得他会是一个拥有哲思的审判者,问他:

“你会评判我吗?”

弗兰茨说:

我不会评判你,

我不会说他是邪恶的,我是正确的,

我不是什么都懂。

但我内心有种感觉,

我不能做我认为不对的事情。

弗兰茨没有什么高深的哲学思辨,他也不会像哲学家一样去追寻什么生命的意义。

这些概念在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他只是一个深居乡野,不谙世故的农民。

也正因为此,他活得非常简单。

他所作的选择,只是尊重自己的良心,然后跟随它一往无前。

希特勒为什么要所有人都无条件忠诚于他?

弗兰茨不理解。

纳粹为什么要侵略别人的家园,并杀害那些无辜的人?

他更不理解。

所以他不宣誓,不合作。

直至死亡。

04

“我会在彼岸,为你祈祷!”

当法庭宣判他死刑后,他还是冷静的。

他会细心的注意到靠在门上的雨伞倒了,然后悄悄把它扶正。

给妻子写诀别信的时候,他还会逗玩着桌子上的毛毛虫。

死亡也不能改变他的意志,他是勇士吗?

网友评价他:

“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死刑倒计时也会发抖的普通人。”

他只是不会撒谎!

弗兰茨走向绞刑架时,镜头转向了第一视角。

随着他摇晃的步伐,镜头慢慢对准了即将施加于他的绞刑绳。

接着,画面一转,切到教堂的神父,拉动了鸣钟的绳子。

两处通过绳子达到一种冥合。

弗兰茨坠下绞刑绳时,同时也撞响了教堂的钟声。

旷远、肃穆的钟声传到了稻田,曾经敌视他的人们默然伫立在风中。

钟声传到农舍的角落,手上沾有鲜血的纳粹士兵茫然不知所措。

到底是战争判了弗兰茨死刑?

还是弗兰茨判了战争的死刑?

影片没有往下叙说。

但在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的无辜的。

当时对谎言保持默认的人,都将在历史的因果中接受审判。

奥地利助“德”为虐,在战争中葬送了大批人口,城市被盟军轰炸,千疮百孔。

德国战败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四国分治。

四个国家在奥地利的国土上展开长达10年的横赋暴敛,使其经济凋敝,国家羸弱。

这个时候,那些排斥弗兰茨的小镇居民,殴打他的纳粹军官,沉默不语的教堂神父。

会不会理解他当时的坚持。

会不会还认为他是背叛祖国的疯子。

片尾引用了“乔治·艾略特”的一句话:

“因为世上善的增长,一部分也有赖于那些微不足道的行为。

而你我的遭遇之所以不止如此悲惨,一半也得力于那些默默无闻,

忠诚地度过一生,然后安息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的人们。”

一个人的真诚可能微不足道,但至少能证明:这世上有虚伪的存在!

为了质疑这些虚伪,并且防止它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总有一些人,在不知名的角落里,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耻辱,忠诚的践守内心。

弗兰茨的绝笔信中有句话:

“我会在彼岸,为你祈祷。”

或许,弗兰茨的灵魂融入家乡的群山。

而同样真诚的人,也会在群山之中,与他相遇。

电影铺子原创,微信ID:movpuzi

微信搜索关注:电影铺子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