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其中一家國有銀行地方分行獲得的一份最新文件,對銀行如何判斷企業申請貸款是否與“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做出了指引。另據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些參與疫情防控配套設施生產的企業瞭解,他們已經享受到相關貸款政策的優惠。

抗疫專用貸款發給誰?文件顯示小米申請了50億元

  全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時,企業也打響了經濟保衛戰。近日隨着央行專項貸款的發放,以及全國多地金融扶持政策的出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有望進入快速審批通道並獲得優惠的借貸利率。

  300家企業申請貸款574

  根據路透社援引銀行知情人士獲得的信息,近日向北京地方銀行申請貸款的企業數量至少超過300家,申請貸款總額至少達到574億元人民幣(專題)。申請貸款企業總數仍然不詳。

  這份文件顯示的申請貸款企業名單上也不乏大量的科技公司,包括小米、美團、滴滴、曠視等等。第一財經記者向上述幾家科技公司求證相關貸款發放情況,截至發稿,均未收到回覆。

  根據文件顯示的信息,小米申請50億元貸款,用於包括口罩和溫度計等醫療設備的生產銷售;美團點評申請40億元貸款,用於爲武漢醫務人員提供免費送餐的資金支持;奇虎360申請10億元貸款,用於購買醫療相關產品以及開發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密切接觸者相關的App; 曠視申請了1億元貸款,用於開發戴口罩人羣中更加精準的人臉識別相關技術;滴滴出行則申請了5000萬元貸款,以抵禦疫情中業務受到的嚴重打擊。

  第一財經記者電話聯繫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銀行服務快速響應機制的相關人員。對方表示:“沒有看到相關的信息,不瞭解具體情況。我們確實在防疫期間做過很多工作,通過官方渠道已經披露了。哪些重點企業在防疫期間向銀行申請了貸款,應該也已經有相關披露了。進一步的情況還需要我們再覈實一下回復。”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的金融動態發現,自2月6日以來,北京市金融局採取多項金融服務措施施援在疫情中重點紓困領域企業,包括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等領域。 此外,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中小企業集中的領域也是銀行貸款精準聚焦的領域。2月7日,在北京市金融局的推動下,西貝餐飲集團收到來自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的1.2億元款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一些科技企業確實積極參與到疫情的防控。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比如小米就有內部團隊在根據人羣流向的大數據開發相關的分析產品,配合政府做疫情信息的推送等,並積極與一些技術提供商進行AI方面的合作。

  曠視也表示上週已經推出相關的AI體溫篩查產品抗擊疫情,具體是通過精準的人臉識別技術,在人羣中搜尋體溫較高的人,即便他們戴着口罩。

  不過目前尚無法判斷科技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有多迫切。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儘管小米第三季度收入放緩,但利潤達8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大幅增長25.2%;美團近兩個季度也連續盈利。

  其他申請貸款的企業包括菜場運營商,救護車製造商,環保企業以及食物供應商。目前哪些企業是否有資格獲得貸款批准仍不得而知。

  根據1月31日人民銀行下發的《關於發放專項再貸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向9家全國性銀行專門安排發放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對應貸款利率上限爲3.15%,較去年9月份水平下降281個基點。

  據瞭解,獲得專項貸款的企業,將能夠享受與銀行主要客戶同等的貸款利率水平。但最終能否被判定爲符合貸款要求,仍需由銀行來審覈。

  銀行仍需風險評估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其中一家國有銀行地方分行獲得的一份最新文件,對銀行如何判斷企業申請貸款是否與“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做出了指引。

  文件規定:口罩生產、其他重要醫用物資提供、重要生活物資提供、醫療衛生、科研攻關、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同時將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領域納入重點紓困領域;此外,重要的設備製造和相關配套、重要醫用物資收儲、以及爲應對疫情提供相關信息通信設備和服務的企業也作爲疫情防控保障的融資對象。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些參與疫情防控配套設施生產的企業瞭解,他們已經享受到相關貸款政策的優惠。一家緊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國有汽車製造企業財務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雖然我們拿到了政府貸款的優惠,但是很多中小企業融資還是很困難。“

  “日常也好,疫情下也好,我們也理解,銀行的放貸標準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企業還貸的風險評估,大企業更容易拿到貸款。“一位上海的醫療器械生產商CEO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表示公司定於2月15日復工,但他仍然擔心對於醫療器械企業而言,生產工人用的口罩是否能夠保證,現在也還不確定。該公司的部分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國外,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部分國家已經停止航運,對於外貿型企業,出口是個大問題。我們希望相關政策能夠切實幫助中小企業減輕稅負,疏解資金壓力。“

  一位國有銀行地方分行對公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專項額度是由總行來調控的,符合申請標準的企業,也都需要歸類於和政府合作,有政府出具相關證明才能發放貸款。“

  他還透露,對於符合放貸標準的生產加工企業和物流運輸企業等,基本按照基準利率執行。“我們也考慮到解決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不會優先考慮大企業。“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至於疫情是否會增加銀行的放貸壓力,麥格理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俊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爲還好,開年的貸款需求本來就很高。“根據央行的公開數據,2019年前三個月,人民幣貸款分別增加3.23萬億元、8858億元和1.69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