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壓箱底”好茶、一家香港茶葉老字號、一位普洱界的超級大藏家。

當這三組關鍵詞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對這場茶會做出了許多預設——它一定是莊重且傳統的,它的來賓一定是頗有來頭的,整個的品飲一定是非常專業且嚴謹的。

然而當看到這個擁有30餘年歷史的老字號——榮源茶行的第一眼“畫風”的時候,我們明白,這又將是一場挑戰我們既有認知的茶會。

“沒錯,這裏即將開始我們101場茶會的第1場。”“壓箱底”創始人林玉成笑着說。

▲ 香港榮源茶行。茶號品牌由香港首屈一指的茶葉大藏家王曼源於上世紀80年代創立。但是鋪面卻是今年8月纔剛剛開業。

壓箱底聯手香港榮源,

共同打磨了一款收藏茶

如果只能列舉五位香港普洱界的“大佬級”人物,王曼源必佔一席。

“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創會會長”、“香港茶王”……圍繞王曼源的名號頗多,從他手中流轉過的老茶價值更是讓人咋舌。

▲ 談及“茶王”稱號,王曼源說只是因爲自己姓“王”罷了。

不同尋常的是,一直堅持出品高端老茶拼配產品的王曼源,第一次與“壓箱底”品牌合作監製,出品了一款高性價比的入門級普洱茶——“壓箱底”普洱青餅888,這天茶會的主角。

▲ “壓箱底”傳家三寶——“壓箱底”普洱青餅888、“壓箱底”普洱熟餅999、“壓箱底”老白茶666。

888青餅,採用3~8年陳年大樹茶爲主料,由王曼源先生監製;

999熟餅,由精於熟茶的福海茶廠,嚴選9年老料壓制;

666白牡丹,由福鼎3~6年陳年老白茶拼配而成。

作爲一位每次茶界拐點都先人一步的時代弄潮兒,王曼源坦陳自己的多年生意成功的祕訣就是——看準趨勢。

像1995年,鐵觀音的第一次“茶王拍賣”活動,是王曼源回老家安溪時一力推動;2000年普洱茶剛剛有崛起苗頭的時候,他即參與編撰了《普洱茶譜》一書,收錄了不少有史料價值的不同時期老茶。

▲ 我們並未想到,一位茶海沉浮40載的“茶業大佬”,他的第一個商鋪,風格竟是如此新派。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想把店鋪做得時尚化、年輕化一些,畢竟年輕人才是未來”,店鋪主理人,王曼源的女兒王詩雅說。

仔細揣摩,一家看似年輕卻內涵豐厚的商鋪,尚是新茶但不失轉化潛力的“壓箱底”傳家三寶,這兩者真是不謀而合。

在一個“很新派”的茶店,

辦一場“很香港”的茶會

香港中環最繁華熱鬧的街區、慵懶愜意的下午、年輕的愛茶人們,茶會就在這樣輕鬆愉悅的氛圍下開始了。

對於經常窩在裏間的小茶室裏給老友們款待號級茶的王曼源而言,親自來到大廳泡茶,並和年輕茶人們交流的機會並不多,也讓大家格外珍惜這次機會。

▲ 比起正襟危坐,香港的年輕人們更喜歡怎麼隨意怎麼來,很好,這很“香港”。

▲ 景德鎮粉彩杯、進口VOSS水沖泡,雖然隨意,但細節依然不能忽視。

三款茶依次泡開,不同的茶類、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口感,讓大家喝得酣暢淋漓。而討論熱度最高的,無疑是由王曼源先生親自拼配的888青餅。

雖然是新茶,但現場味覺敏感的茶友們還是在這款茶裏喝出了“老味”,這讓王曼源先生都豎起了大拇指。“因爲這裏面用的都是3~8年的老茶做原料,可以說是把我自己的‘壓箱底’庫存也給翻出來了。”

▲ “壓箱底”普洱青餅888的茶餅

▲ “壓箱底”普洱青餅888湯色

而“猜山頭”也是年輕茶友們最愛玩的遊戲,不過知名山頭猜了一轉,王曼源還是笑而不語。

對於從80年代開始一路喝普洱老茶過來的王曼源而言,他坦言自己對普洱茶的理解,不太看重山頭。“老茶都是拼配的啦,我也更看重拼配。”

而每年茶山收原料,他亦有自己的渠道和自己遵從的規則,不會去過熱的山頭。“我現在說麪粉比麪包貴,我都買不起了。”王曼源笑言。

“我只能告訴你們這些都是六大茶山的古樹茶,而且每一款都有一定年份。”拗不過大家,王曼源最後說。“這款茶也是源於我自己對一款非常喜歡的80年代老茶的味覺記憶和復刻。”

而談及爲什麼產品叫做“888”,“壓箱底”的品牌創始人林玉成坦言,第一個是寓意。但凡奮鬥的人,都想謀個好彩頭,“888”算是給事業、給生活的一個美好祝福。

其次也是因爲王曼源先生收藏最多的是八九十年代的老茶,這款茶借鑑最多的也是80年代的拼配工藝和口感,都是綜合王曼源多年喝茶做茶的經驗最終成形的。

▲ 林玉成聊起了和王曼源先生的緣分始於2016年,基於對普洱茶的共同理念,開啓了二人共同打磨產品的合作。

今天的壓箱底,明天的傳家寶

人人都知道王曼源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大藏家,而到了王先生主場的茶會,不喝款老茶,當然意難平。

而爲了加深在座茶友關於“壓箱底”普洱青餅888的品鑑和理解,王曼源特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一款80年代神祕老茶,而“壓箱底”888青餅的口感配方和技藝復刻,就源於此茶。

對於藏茶無數的王曼源而言,拿號級茶待客他都相當慷慨、習以爲常,但是拿出此茶,他竟笑言有點不捨,因爲之前曾因一些原因,該茶毀掉數筒,如今已存量不多,這也是他一定要將此茶復刻重現的原因之一。

▲ 歷經30多年的時光打磨,老茶的茶餅已經變得油亮。

▲ 王曼源表示一般泡這個茶會用紫砂,但今天爲了更直觀地看到每泡的變化,特地改用老蓋碗。

▲ 稠厚的茶湯,有氣有力,入口便覺此茶難得,難怪王先生一直念念不忘。

才一兩泡,在座各位無不在這空調屋內開始發汗,一時間茶氣蒸騰。老茶的魅力,讓衆人驚歎無比,已不用言語再多說。

“很多人問我什麼茶最好,我都說,有三個重點——一,口感接受;二,身體接受;三,價格接受。滿足這三點,就都是好茶。”王曼源先生說。

▲ 十幾泡後,葉底已經非常清楚。王先生說這個茶30泡之後還可以再煮。

“老茶雖好,一般人承受不了天天喝,但是存一些品質好的新茶,放個五年、十年、二十三十年,只要存放妥當,以後都會有轉化和升值的空間。所以說,今天的好茶,明天的老茶。”林玉成說。

而據王曼源先生透露,相比這款80年代老茶的原料,復刻版的“壓箱底”888選料其實更爲精細,今天的工藝也比80年代大廠的機械化製法,更爲考究。因此,他對這款茶未來的轉化預判是更加看好的。

正如“壓箱底”品牌創始人林玉成所言,能夠家傳的東西,除了金錢、事業、固定資產,也可以是一封家書、一個有意義的小物件、甚至是一餅茶。

生普、熟普、白茶,都是在時間刻度上具備“越陳越香”品質的茶類。無論是888青餅,還是999熟餅,或者老白茶,都秉承了名家選料精製、高品質、高性價比、值得收藏的產品特徵。

讓好茶對得起時間,用好茶向所有的歲月輪迴致敬。這是“壓箱底·傳家三寶”產品構思的初衷,更是“壓箱底”品牌創立至今始終堅持的情懷。

▲ 香港榮源號正式成爲“壓箱底”品牌香港區域合夥人

“壓箱底”是一個始創於2015年的茶葉品牌,這個有點特殊的品牌名,始於創始人林玉成早年在布朗族一茶農家做客時,看到他們把茶磚放在老舊的箱子裏,以紀念特殊的家族事件。

這種敬天愛人的儀式感,讓林玉成記憶猶新,遂使他在創立茶葉品牌時,起名爲“壓箱底”。希望通過一款款值得壓箱底的好茶,幫助喝茶人珍惜、記錄人生中那些重要的時刻和重要的人。

藉由這次香港品鑑會,“壓箱底”品牌正式發佈“壓箱底收藏茶·傳家三寶”,並將在合夥人城市舉辦傳家三寶品鑑會。

由香港站作爲首發站,再到雲南勐海、福鼎太姥山、福建廈門……等各個城市,最後以臺北站爲收官站,總共101場。

而“壓箱底”全國101場品鑑會第2站——雲南站即將開啓,讓我們拭目以待!

攝影:十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