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曾在《馬賽》一詩中說:“馬賽啊,你這盜匪的故鄉,怕的城市”。也許正像詩中字面意思一樣,馬賽在法國和中國的名聲都不太好,它是媒體報道中的危險城市,因販毒和黑社會、偷竊而聞名。

在安排法國行程之前,我試圖讓自己遠離這座危險城市,而理智卻使我一步步向它靠近,因爲我總覺得能被寫進國歌裏的城市不會太差強人意,於是我漸漸放下對於這座城市的所有偏見,去探索她的魅力。

馬賽(Marseille)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位於地中海沿岸,原屬於普羅旺斯省,是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業港口。它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由來自福西亞(Phocaea)的古希臘人於公元前600年作爲一個貿易港而興建的,原取名爲馬西利亞。

它被凱爾特人蹂躪過,然後又被古羅馬征服,歷經千年風霜,揹負着沉重的歷史,用堅忍不拔的精神爲自己譜寫了法國國歌《馬賽曲》。

在中世紀時,這裏的商業繁華,威尼斯共和國的商人也會到這裏做生意。此後也一直是歐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幾千年來,無數來自東方的貨品自此輸送自歐洲腹地,讓這座城市增添了一絲異國情調。

從巴黎乘坐高鐵TGV大概三個半小時後到達馬賽,第一站我選擇了舊港(Vieux Port),這座城市的起源地,位於市中心。馬賽是個有地鐵的城市,但只有1號線和2號線,從火車站乘坐1號線到便能到達舊港。

清晨的舊港因爲魚市顯得熱鬧非凡,人們用當地話談論起捕魚的收穫,煙火味十足,四周則飄滿了鹹溼的海風和濃濃的魚腥味,沿岸停泊着衆多船隻和有錢人的遊艇,掛着法國國旗。

魚市的攤位上,躺着剛從海里捕獲的魚身,現宰現賣,被大卸八塊後內臟隨手往後一扔,便引來一羣海鷗爭食。我並不喜歡這種血腥的場面,但清晨世俗的熱鬧好像又獨具一格。

從港口一端望去,海中聳立着一座四周岩石像劈刀似的灰濛濛的小島,岩石上則矗立着一座三個塔樓的城堡,這便是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中曾囚禁主角的那座監獄原型——伊夫堡(Château d’If)。

從舊港乘船20分鐘後到達伊夫堡,往返12歐,每半小時一趟。這裏最初是由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爲加強馬賽防禦而提議修建的,竣工於1531年,建成後不久就被用作監獄,也因小說伊夫堡內的囚室還按照故事中的佈局刻意挖了一條通道。

小島周圍的海水沿着城堡周圍的巖壁,一圈圈地變換着顏色,亙古不變見證着法國幾百年來的歷史。

伊夫堡其實並不大,大門、中聽、集體牢房、天台、主塔樓、封閉式花園、外部蓄水池不過是一個佔地3公頃的石灰岩小島。

在我看來,其實建築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格和有趣細節,只因《基督山伯爵》中復仇和嚮往自由的故事給這個小島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馬賽是普羅旺斯的首府,自然少不了閒適與藝術氣息。1983年,著名的勒帕尼耶街區(Le Panier )由歐洲的基金會支持修建,並邀請藝術家進駐,這裏便成了文化藝術聚集地。

自17世紀以來一直是海員和移民的住處,因其陡峭的地勢被稱爲“山羊之村”。如今,狹窄崎嶇的街道星羅棋佈藝術家的工作室,時髦的手工店鋪和精緻的咖啡館,古色古香的藍色百葉窗房屋。

我找了處露天咖啡館,看着來往形形色色的人羣帶給我的舒適感,聞着當地食物的味道,街道兩邊牆壁佈滿的各種主題的塗鴉,屬於馬賽熱情奔放的南法情調好像再此一一綻放。

教堂是一個歐洲國家隨處可見的標誌,而馬賽最大的教堂便是守護聖母教堂(Notre-Dame de la Garde),它建於山丘之上,外觀被塑造成羅馬拜占庭風格,主體建築頂端有一座金色的高達9.7米的鍍金聖母像,幾乎在馬賽的任何角度都可看到這尊閃閃發光的雕像。

它俯望着整個馬賽城和蔚藍的地中海,如同國人信奉的媽祖,保佑漁民、船隻和馬賽人的平安。

白天的教堂遊人如織,教堂內部與大多數歐洲教堂類似,金碧輝煌,牆壁上有衆多的謝恩奉獻物,包括有油畫、瓷片、模型船等,甚至還有當地足球隊的隊服。

我們去時天色已晚,教堂即將閉門謝客,便只能走馬觀花。幸運的是,傍晚十分的這裏好像是馬賽城少有的靜謐之所,夕陽西下,地中海的馬賽城也一點一點被醉人的餘暉吞沒。

至今,我都很難找出一個詞彙去形容馬賽,它好像既有濃郁的地中海風情,又有南法的熱情浪漫。有厚重的歷史,又有海港的自由,街道的閒暇與藝術,混亂中帶着和諧。Tips

交通

飛機:國內從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有直達馬賽的航線。從歐洲5大樞紐城市:巴黎、阿姆斯特丹、倫敦、馬德里、法蘭克福等地也有到達。

火車:馬賽聖查爾斯火車站(Gare Saint-Charles)是馬賽的主要火車站。乘高速火車(TGV)從巴黎火車站到馬賽聖查爾斯火車站只需3小時左右,從巴黎戴高樂機場僅需3.5小時。

安全:馬賽北非阿拉伯移民較多,社會治安狀況一般,時有遊客被偷竊。建議出行時一定要結伴並注意安全,儘量少攜帶現金和貴重物品,注意保管好財物。

讓我們趁着年輕,帶上青春一起出發 | 輕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