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5日,特雷莎·梅獲得歐盟一致支持,英國《脫歐協議草案》距離通關一步之遙,此時,特朗普發聲。

英國脫歐之路不平坦

綜合媒體11月27日報道,當地時間25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在歐盟峯會上表示,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草案。

協議內容包括,英國與歐盟互相保障彼此民衆的權益,英國向歐盟支付390億英鎊(1英鎊約合1.315美元)“清算金”,爲避免脫歐對英國造成巨大的衝擊,還很有可能設置“過渡期”,讓英國直到2020年末,暫時留在歐洲關稅同盟之內。

英國路透社25日報道指出,受此消息提振,英鎊和歐元兌美元走強。但各界仍在等待脫歐協議進一步明朗化,報道稱,這份脫歐協議將面對英國議會的重重考驗,英國議會既有立場強硬的疑歐派,也有堅定的親歐派,還有立場各不相同的中間派。

報道還稱,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經濟和市場主管德加里斯(David de Garis)表示:“全面閱讀協議文本的話,還有很多重要細節需要澄清,這份協議並不能讓市場確信它能夠在議會獲得通過。”

此時,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歐盟與英國就《脫歐協議草案》達成一致表態。26日,特朗普在白宮外圍回答記者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27日報道稱,記者問到當地時間25日,英國同歐盟其他27國首腦會晤時,達成的脫歐協議,特朗普說:“感覺對歐盟來說非常合算。”

特朗普補充說:“我認爲,所有人都該非常認真的檢查一下,脫歐之後,到底英國還能不能做貿易了,因爲照現在這份協議看,他們可能是不能和美國做生意了,這可不是好事,我覺得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英國《衛報》27日報道指出,是協議條款讓特朗普感到不滿。特雷莎·梅(Theresa May)在英國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就此做出回應稱,英國將有“非常清晰的”的位置,在脫歐後,毫無疑問能夠和世界各國做生意。

提示:

在歐盟長達45年之久,2016年6月23日,英國對歐盟成員資格取捨問題,舉行公投,即英國脫歐公投,公投促成《退出歐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該法案已由英國女王簽署並生效,根據法案,英國將在當地時間,2019年3月29日23時退出歐盟。

2018年7月,一次內閣會議後,因與首相特雷莎·梅的脫歐政見不一,英國兩位內閣大臣24小時內先後辭職,包括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David Davis)。

英國路透社10月11日報道曾指出,由於有關脫歐後歐盟與英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安排一直沒有實質進展,英國脫歐或將遇變數,當地時間10月11日,曾任1997年至2007年英國首相的布萊爾(Tony Blair)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再次舉行英國脫歐公投的可能性有50%,因爲首相特雷莎·梅可能得不到議會對脫歐協議的多數支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