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世紀,蒙古人崛起,歐洲人大難臨頭

1218年,正值十字軍第五次東征喫了敗仗,進退兩難之際,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從亞洲腹地挺向中東。這支大軍在絲綢之路上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這就是接下來讓整個世界震顫的蒙古大軍和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包括幾大汗國:元朝、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爾汗國和欽察汗國。元朝的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國、蒙古國以及西伯利亞,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佔據了今天的中亞,伊爾汗國佔據了伊朗高原和西亞一帶,而欽察汗國則佔據了東歐平原。13世紀,東到太平洋、西到東歐、南到南沙羣島、北到北極圈的遼闊土地,都是蒙古人的地盤。這麼龐大的疆域都是依靠鐵血征服,所以,蒙古人又被稱爲史上最強大的征服者。

2.成吉思汗的故事和手段

蒙古的祖先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室韋”,常年遊牧在大興安嶺以西的草原。隨後改稱“蒙兀室韋”,後來才稱蒙古。到了唐朝,蒙古人遷移至今天的蒙古高原。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蒙古分爲多個不同的部落。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是乞顏部首領也速該的兒子。依靠“安達”結拜兄弟扎木合的幫助,22歲那年,鐵木真成爲乞顏部的首領,從此走上了一統蒙古各部的道路。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成爲大草原的霸主,被尊爲“成吉思汗”。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按照血緣關係,分爲一個個部落。在成吉思汗統一之後,他制定了“千戶制”,把蒙古各個部落按照不同的地域,分爲九十五個千戶。從此,蒙古人不再以血緣關係分爲一塊塊的,他們內部的隔閡也被永遠地打破了。就此,成吉思汗把所有的蒙古人統一起來。

3.蒙古大軍的西征之旅,絲綢之路上的黑色風暴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後,開始了蒙古軍的西征,西征路上的第一個對手是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是中亞的一個大國。1218年,花剌子模襲擊了蒙古人的商隊,隨後成吉思汗發兵進攻,大敗花剌子模。隨着花剌子模土崩瓦解,蒙古大軍一路向中亞挺進。隨後,蒙古軍橫掃今天的阿富汗和伊朗,一路所向披靡。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繼承汗位的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在窩闊臺的領導下,蒙古軍繼續向西進發。1241年,蒙古人打到歐洲的中心,兵分兩路攻打波蘭和匈牙利,大敗兩國。窩闊臺死亡,需要重新選舉大汗,蒙古大軍撤退,拯救了歐洲的命運。

4.四大汗國的形成之日,也就是蒙古帝國的分裂之時

爲了更加了解蒙古帝國,教皇英諾森四世派出了外交使團,到達了蒙古帝國的權力中心——位於蒙古高原深處的哈拉和林。在哈拉和林,外交使團見到了蒙古帝國的新一屆大汗——貴由,沒過兩年貴由突然病死。爲了新的大汗之位,蒙古內部又陷入了激烈的爭奪,這些爭奪爲蒙古帝國的分裂埋下禍根。新一屆大汗蒙哥的主要目標是中國,準備全力進攻南宋,順便派兵進攻西亞。1258年,蒙古軍攻下巴格達,在第二年,蒙哥汗在進攻南宋時死去。蒙古軍主力西撤,只留下少量部隊。這支部隊後來被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擊敗。蒙古的西征,到此畫上了句號。此時,蒙古帝國的疆域包括從太平洋到黑海,從大草原到波斯灣的土地。但隨後,由於權力的爭奪,蒙古帝國走向了分裂。蒙哥死後,大汗之位歸屬忽必烈。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爲“大元”,中國歷史上的元朝就此建立。隨後,元朝滅掉南宋,一統中國。但是忽必烈無法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其他的汗國與他漸行漸遠。就這樣,龐大的蒙古帝國分崩離析。

5.他們改變了絲綢之路,也改變了歐洲的未來

絲綢之路所經過的區域,都在蒙古人掌控之下,蒙古人也因此接觸到了大量的信息和思想。蒙古人很有商業智慧,他們一直刻意把進出港口的關稅控制在3%到5%,以籠絡商人。此外,蒙古人對於宗教信仰也非常寬容。蒙古人在絲綢之路之上的橫行,重建了整個歐亞大陸的經濟體系。中國的四大發明,也是在那個時期進入歐洲,從此改變了歐洲歷史。除此之外,海上貿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蒙古給歐洲帶去的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貿易、戰爭、文化、時尚,而是疾病。這種可怕的疾病,就是在中世紀讓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但是黑死病所帶來的災難,卻成爲這個社會變革的催化劑。首先,人口數量的急劇減少帶來社會結構的徹底重組。其次,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最後,大瘟疫之後倖存者的壽命變長,身體素質也更強。這次歷史爲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