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是盛开在陕北高原的花。它长在山坳的背洼之地,常年忍受风沙肆虐干旱缺水之苦,却始终顽强的向着太阳的方向发芽生长。待到绽放之时,满山遍野的山丹丹色若赤血,蕊似胭脂,灿如火花。

它是陕北的象征,

象征着陕北人民勤劳质朴、

坚韧不拔、豪爽热情的个性。

它是历史的见证,

见证了中华儿女抵抗外辱、

抛洒热血、建设家园的历程。

它是文化的凝结,

凝结着黄土高原民族多元、

文化繁荣、能歌善舞的风土。

我把音符当画笔,

绘一幅长卷献给这片多情的热土。

我用乐音作颜色,

染一抹高原上永远火红的山丹丹!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组建于1950年,

隶属于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

最早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

60多年来,乐团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为宗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兼具中国气派、陕西特色的音乐风格,为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乐团始终致力于民族音乐的经典传承和多元创新,先后委约国内知名作曲家创作了《秦韵》《叫板》《丝路长安》《永远的山丹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

其中2014年大型民族管弦乐《丝路长安》荣获首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奖项,在时任艺术总监张列的带领下,乐团逐渐步入职业化行列,实现了艺术水准的飞跃式提升;

2017年10月,由王丹红作曲,特邀荣誉音乐总监阎惠昌执棒的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上演,使乐团在迈向国内一流民族乐团的道路上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乐团先后举办“国风·秦韵”名家名曲音乐会、“华夏同根”主题音乐会,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近年来,乐团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乐团开展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百余场音乐会。在不断汲取先进经验技术的同时,将独具陕西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传播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足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1赴欧洲巡演,分别在德国、瑞士、捷克等五个国家成功举办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

2017年2月参与中国文化部“欢乐春节”的项目,分别在俄罗斯、芬兰、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英国举办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

2017年9月应邀赴美,参加陕西省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结好35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海伦斯诺日”中国古典音乐会,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曲目介绍与解析

序 曲

信天游

陕北的高原呀,黄土接天。

一个个山峁呦,连着沟川。

吼一声信天游,四方传遍。

几辈辈下苦人,盼来甘泉。

你看那红日呦跳出了山间,

耀红了漫山遍野的山丹丹!

曲解: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山歌,它不仅是记录陕北人民生活的史诗,亦是抒发个人情感的窗口。这里面包含着历史的点滴,凝聚着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它也是革命的号角,激励着黄土地上的人们战天斗地、建设家园。作曲家采用《东方红》的曲调素材,用黄钟大吕之声引出了对陕北大地的点点素描。

第一乐章

壶口斗鼓

站在壶口看黄河,

山飞海立似鸣锣。

龙王辿上摆鼓阵,

今日与你搏一搏。

鼓对鼓、锣对锣,

红绸飞舞槌如影,

脚踏霓虹翻巨波。

众鼓争威震天地,

蛟龙颔首归神傩。

曲解:壶口瀑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四海奔流。在陕北人民的眼里,壶口瀑布却是桀骜难驯的蛟龙,肆虐着两岸的良田,阻遏着来往的行舟。旧时老百姓们用斗鼓的形式发起挑战,用千面锣鼓的声浪与壶口的巨涛相博,以此向肆虐的黄河发出“人定胜天”的怒吼!作曲家在壶口采风时,有感于此,遂以“壶口斗鼓”的民俗形式创作出这浓墨重彩的一章。

第二乐章

祈雨

高高的塬上走上来一群汉,

头顶着烈日,肩抬着神龛。

跪倒在满是龟裂的土地上,

黝黑的脸上尽是期盼。

举手向天大声呼喊,

嘶哑的声音填满沟川:

“天旱了呦着火了,

地下的青苗晒干了。

龙王呦救万民,

清风细雨呦救万民。”

曲解:没到过西北不知风沙大,没上过高原不知耕种难。黄土高坡上常年干旱缺水,逼迫着庄稼汉们向天求雨、滋润秧苗,由此也演化出一种基于民俗崇拜的独特“祈雨文化”。作曲家选取民歌《祈雨调》的素材,用人声与器乐相结合,刻画出一幅神秘又悲壮的求雨场面。

第三乐章

五彩的窑洞

月儿呦弯弯挂在山边,

照进这窑洞里豆灯点点。

三哥哥明个儿要上前线,

妹妹夜里为他缝双鞋垫。

土炕上铺满了五彩的棉线,

一针一线缝在心间。

盼哥哥你哟杀敌要勇敢,

四妹子在这里等着你回还。

月儿呦弯弯挂在当间,

照得这窑洞里五彩斑斓。

曲解:窑洞是陕北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层叠。旧时每到夜晚,窑洞里点燃油灯,远望繁星点点,点缀这黄土高坡的夜晚。作曲家选用《三十里铺》的民歌故事与曲调,用温婉悠扬的旋律渲染出一幅窑洞里充满憧憬的画面。

第四乐章

刮大风

风、风、刮大风,

一年四季刮大风。

春天刮风暖融融,

夏天刮风热烘烘。

秋天刮风凉飕飕,

冬天刮风冷个森森。

共产党领导咱闹革命,

黄土地上刮起大旋风。

刮得那旧社会没了影,

刮得那荒山变青葱。

曲解:风是陕北高原的特色,是当地老百姓的伙伴。一年四季的大风吹不到头,吹得大地上黄土飞扬、沟壑纵横;吹得人以手掩面、不敢睁眼。大风也造就了陕北人的个性,风风火火、坦坦荡荡、毫不遮掩。作曲家选取陕北说书曲牌《刮大风》素材,用极快的速度酣畅淋漓的表现了陕北“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观场面。

第五乐章

赶脚的人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骑驴的不知赶脚的难。

为了活营生离家抛田,

婆姨和娃娃不得相见。

唉呀呀,难。

赶脚的人儿呀,真个是难。

羊羔羔跌下了前脑畔,

哪个女人不想自家汉。

可怜我那赶脚的哥哥,

两眼皮里不住泪涟涟。

哎呀呀,难。

赶脚的人儿呀,真个是难。

曲解:旧时陕北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贸易全靠驴骡驮运,而牵运牲畜往来各地的就是“脚户”,俗称“赶脚的”。这些人常年行走在山川沟壑之间,远离家眷和故土,从事着充满危险和艰辛的工作,甚至出现不幸之后尸骨都无法运回。陕北的信天游当中,有很多与赶脚人相关的歌曲。作曲家选取《兰花花》和《泪蛋蛋洒在沙蒿蒿林》两首民歌的素材,生动再现了这份属于赶脚人的悲苦。

第六乐章

朝天歌(唢呐协奏曲)

一把唢呐呦牵住个魂,

这是咱陕北人的命根根。

一声凄厉呦一声温存,

跟着你从生到死不脱身。

大喜到奏一曲大摆队,

悲苦来吹上一段刮地风。

喇叭碗里响彻天与地,

千年的黄土地万里播声。

来来来,两厢看,

这都是咱们吹唢呐的俊后生。

听我们为你奏一曲朝天歌,

品一品咱陕北人的精气神!

曲解:唢呐是伴随陕北人一生的乐器,是他们不可抗拒的信仰和寄托。从出生到婚娶,从产子到入土,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离不开唢呐的烘托与陪伴。它是陕北人的第二母语,流淌在每个陕北人的口头心上。它是陕北人的精神丰碑,镌刻着每个陕北人的悲欢离合。作曲家对唢呐怀有深深的情感,感动于陕北人民对这件乐器的眷恋与执着,所以她用最炽烈的曲调,赋予了唢呐这首情到极致的《朝天歌》!

尾声

永远的山丹丹

山丹丹花开呦红个艳艳,

陕北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如今的高原呦绿个莹莹,

黄土地上早已是美丽家园。

赶脚的人儿呦不再行远,

五彩的窑洞里面阖家欢颜。

信天游吼起呦唢呐朝天,

歌颂这幸福生活长久延绵。

曲解:山丹丹是一幅画不完的长卷,是一曲谱不完的音乐。在这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太多的故事需要去描绘,有太多歌曲需要去传唱。我把我的音乐化作一张张明信片,交给喜爱它的人去欣赏。希望这火红的山丹丹,永远在你的心里绽放......

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

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

演出时间:2018年10月29日 周一 19:30

演出时长:90分钟(含中场)

演出地点:山东省会大剧院 音乐厅

演出团队: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演出票价:80/120/180元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一人一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数量有限 先到先得

因演出临近 网络售票关闭

请至大剧院票务中心现场购票吧

票务咨询:0531-55707333

☟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节目一览

(可放大图片查看)

怕演出错过忘记看?

大剧院贴心提醒您看演出啦!

还会事无巨细的告诉您台前幕后小趣闻哦~

快快加它吧 ↓

演出预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