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两年多没发微博的宗庆后,近日转发了娃哈哈的官微“国货,要给世界点颜色瞧瞧”。

请注意,他发微用的是iPhone手机,请问,为什么不用国货华为、小米、OPPO、VIVO呢?

单独看,用iPhone手机当然不是错,厂家要用“国货”标签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企业家一方面自己用洋货,一方面想让消费者买自己的国货,这实在是有点违和。

遥想2007年,宗庆后悔约,为了与达能争夺对娃哈哈的控制权,就曾打出“保卫民族产业安全”的旗号,裹挟着国人的爱国热情作为自己的博弈助力——但也不无尴尬地被爆出,他早就持有美国绿卡多年,在境外设立了十几家海外离岸公司,从“资本血缘”而言,与民族产业已没有多少关系。而那时,还正是他在力推“中国人的可乐——非常可乐”的时候。

再如2008年,中国奶粉行业因三聚氰胺陷入危机,宗庆后认为这是一个市场良机。后来,他在2010年高调推出自己的奶粉品牌,号称三年要做到年销售100亿。可是,品牌叫做“爱迪生”,全部是荷兰原装进口,其实就是假洋鬼子,这能叫振兴中国奶粉产业吗?不过是商机利益而已。只是,宗庆后的奶粉布局大败亏输,如今几乎可以说已经放弃了。

2013年两会时,宗庆后曾解释全家已注销了美国绿卡,并说“我不懂外语,不适应外国的食品,我在国外待着也是没有意思,我在国内生活得很好,这里有我的事业,所以我绝对不会去移民到国外。”

这段话我完全相信,因为宗庆后是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枭雄式企业家,是这个国家、这个庞大的市场成就了他。真要移民国外,除非是打算养老了。

我其实很佩服宗庆后先生的创业故事,只是,以后就别再尴尬地整什么“国货”、“民族产业”之类的词了,别再这样营销了。好好地做好产品,就是对成就了娃哈哈的中国消费者们最大的回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